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彝族文化】阿细跳月:跳出快乐,跳出幸福(2)

2009-05-18 15:2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现在的阿细跳月,分青年舞和老年舞两种。老年舞缓慢轻松,随着笛子的节奏,男子的弹起小三弦、月琴、拉起二胡坦然潇洒,喜而不露的翩翩起舞;女的

现在的阿细跳月,分青年舞和老年舞两种。老年舞缓慢轻松,随着笛子的节奏,男子的弹起小三弦、月琴、拉起二胡坦然潇洒,喜而不露的翩翩起舞;女的则双手叉腰起舞,抬着脚,随着笛声、弦声拍着双手,旋转摆腿,时而围圈齐跳,时而相对而舞,保持着集体舞的阵容,温雅自如,情趣神怡。青年舞是在老年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跳时,先调好大三弦和笛子的音凶,随即男青年率先背着大三弦舞,女青年随之而成队入伙,击掌伴跳,男女青年各成一行,相向起舞,队形随着音乐旋律而前后左右移动变化。青年舞节奏明快,粗犷豪放,欢腾激越。充分体现了阿细人民英勇豪放的气概和浓厚的民族民间艺术风情。

“阿细跳月”在阿细人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一个阿细人不是从跳月中过来的。“阿细跳月”不但是一种民间歌舞,它还是男女青年的一种社交活动。阿细人自古以来实行婚姻自主,一不送礼,二不请客。通过跳月认识之后,男方只要给女方家挑一担水,便可许配终身,叫做一担清水定终身。阿细人有所谓“听见三弦响,脚板就会发痒”之说。每当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是喜庆节日,农闲日子,他们便吹起笛子,弹起大三弦,在山间水旁的草坪上,边弹边跳。姑娘们合着拍手,拍掌起舞,左右腾跳,急促旋转,一直跳到深夜或天明。许多男女青年,都是在跳月中播下了爱情的种子,结为幸福的伴侣。严格地说,阿细人如果不会跳这种舞蹈,是很难找到心上人的;所以,阿细跳月舞是每个阿细人的人生必修课。青春的火焰,爱情的旋律,使彝家山寨充满了欢乐、光明和友爱。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许多艺术家一来到弥勒西山,就被“阿细跳月”舞迷住,为它欢快的旋律所陶醉。艺术家们在原有基础上,对舞蹈、音乐、服装进行了加工修改,再创作,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经过艺术家再创作的“阿细跳月”,把阿细人的劳动与生活,把欢乐的节日以及他们豪爽的性格和细腻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无不盛赞其艺术的魅力。难怪人们会把“阿细跳月”的舞蹈与音乐誉为20世纪民族艺术的经典之作。

如今,已经跳了半个多世纪的“阿细跳月”,跳出了弥勒,跳出了云南,跳出了中国,获得无数殊荣。每逢佳节,“阿细跳月”都会作为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的压轴戏,在最后一刻展示在人们面前。一时间,台上台下,圈内圈外都跳了起来,高潮迭起,人们都沉醉在欢乐之中。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