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德昂族婚俗】斩鸡头定终身,赠烟盒撒大米茶叶(2)

2009-05-05 17:4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德昂族在举行婚礼的三天内,全村寨的人们都要到新郎新娘家做客,家里无需生火做饭。新郎新娘的亲戚朋友和小伙伴们都会来帮助料理结婚的有关事务,

德昂族在举行婚礼的三天内,全村寨的人们都要到新郎新娘家做客,家里无需生火做饭。新郎新娘的亲戚朋友和小伙伴们都会来帮助料理结婚的有关事务,男女两方家里都忙忙碌碌,喜气洋洋。 头天晚上,男女双方家里宾客盈门,一派热烈的节日景象。主人拿出香醇的米酒,请宾客开怀畅饮,新郎则跟在后面,给每一桌客人磕头作揖,并接受宾客的祝贺。当天晚上,新郎新娘分别在各自的家里挎着筒帕,里面装着草烟、芦子、沙基和石灰盒,把同村寨的姑娘、小伙子请到客房里,请他们抽草烟、嚼槟榔。姑娘和小伙子在一起笑啊,闹啊!同时还对唱德昂族民歌。

 

按照德昂族的习俗,迎亲和送亲都要关夜间进行。到晚上11点左右,新郎和小伙子们在歌手的引导下,前往女方家迎亲。来到女方家大门外,迎亲者们停下,歌手唱起了(欢乐调),意即通知女方家迎亲的队伍到了!

女方家早有准备,听到歌声后,女方媒人取出一贡盘,里面装着各种礼物、花束和剪纸,让新娘向家人、宾客逐一告别和敬拜。家人和宾客也对新娘嘱咐再三,并送礼品给新娘。这时候,新娘会掏不住离别的伤感,一边敬拜,一边哭出声来。

半夜前后,新娘来到男方家中,当新娘登上夫家竹楼的时候,歌手又唱起了(欢乐调),歌声中,新郎捧着装有鲜花和剪纸的贡盘,领着新娘,依次向长辈和宾客磕头作揖,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和长辈们的关怀以及宾客的庆贺。长辈和宾客在向新婚夫妇祝福的同时,也送礼物给他们。

仪式结束之际,小伙子在几个歌手的组织下,形成了人数众多的歌队,团团围住院新郎新娘所在的竹楼,同时也把姑娘们围在里面,以集体对歌的形式,和姑娘们对歌。一时间,歌声阵阵,此起彼伏,笑语喧哗,欢声雷动,婚礼沉浸在热烈而欢快的气氛中。

对歌要一直持续到天亮。等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歌队又簇拥着新郎新娘到女方家去领取包头。届时,新郎戴篾帽披毯子,在女方家的在门口接受女方媒人捧出的洁白的包头。这时,歌手们需唱(对歌调)。该调的演唱形式是歌手和女方媒人一问一答,感情真挚,妙趣横生。之后,女方媒人引导新娘对娘家的人逐一敬拜,同时赠送礼物。赠礼时,要先主后宾,先男后女,先老后少,所赠的物品为毯子、筒帕、花束、剪纸、糯米粑粑等。接着,歌队簇拥着新郎,在歌声中让女方家的媒人把刚才接受的包头系在新郎的头上,同时祝福新婚夫妇家庭和睦,吉祥幸福。这样,婚礼才告结束。

德昂族的婚配等级不严,只要姑娘和小伙子喜欢,百姓的儿子可以娶头人或富户的女儿,反之亦然。德昂族的传统习惯法是:姑娘让人看上了,不嫁是不行的。德昂族家庭夫妻感情融洽,离婚的很少。德昂族内部同姓不通婚,与其他民族联姻的比较少。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