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朝鲜族丧葬】祖先崇拜影响大,礼仪烦琐程序多

2009-07-17 14:5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朝鲜族在丧礼与祭礼中,比其他礼仪更彻底的体现了崇拜祖先的观念,逐步形成了丧礼,祭礼程序。

朝鲜族自古以来,将孝道视为万行首,因而在丧礼与祭礼中,比其他礼仪更彻底的体现了崇拜祖先的观念,逐步形成了丧礼,祭礼程序。

朝鲜族过去多举行土葬,现在城镇里的朝鲜族基本改为火葬。

朝鲜族丧礼包括出现丧事至丧祭仪式结束的一切礼仪,如临终、招魂、收尸、发丧、袭脸、成服、吊丧、葬礼、三虞祭、卒哭祭以及小祥、大祥等。祭礼只包括忌祭、时祭、俗节祭等。过去一般停灵三、五天、甚至七天,现在一般停灵两三天。过去把棺材放入丧舆里,由村里的青壮年抬着出殡。现在一般不用丧舆,农村以牛车、城市以汽车代之,而且城市里已实行火葬。过去,墓地多请风水先生选定,现在基本没有此习,只是村里年长者到附近的山上选择适葬的地方,一般多为阳山坡。

过去依照传统葬礼规定,家中有老人去世时,死者的直系亲属三天内不准洗脸、理发,不能吃干饭,守灵3—7天。每日早晚各祭飨一餐,每次都由身穿孝服的孝子带领近亲叩首号丧致哀,并招待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他们首先向遗体二叩首,而后同死者亲属二叩首。

举行丧葬在单日(最早也要在三天以后),也有三个月才葬的。无论停放多长时间,皆于死后第三天入殓。葬仪过程主要有:“袭”,即给死者换上新衣,把死者的旧衣烧掉,表示死者的灵魂升入天堂;“饭含”,用柳木勺分左、中、右三次往死者口中放米粒,边放边叫“百石”、“千石”、“万石”,然后再放三枚铜币,依次叫“百两”、“千两”、“万两”,这表达活着的人希望死者升入天堂后会过上有吃有用的富裕生活;“殓”,用麻布或棉布将死者捆三处入棺;“成服”,死者的亲属穿丧服;最后进行吊丧和葬礼,把棺材入进丧舆里,由青壮年抬到墓地。

埋葬时,死者头朝山顶脚朝下。将死者安葬后,在坟前放上打糕、糖果之类的供品,行叩首礼。祭祀连续三天。头两天在家中设灵位祭祀,将每顿饭摆放在死者的灵位前。第一天上供祭祀叫“初云”,第二天叫“拜云”,第三天带上供品到坟上祭祀,叫“三云”。一个月后举行“殡所”,三个月举行“百天祭祀”。一周年时举行“小祥”祭祀,三周年时举行“大祥”。以后每逢死者的生日、死日或清明、端午等重要节日都要进行祭祀活动,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