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布朗族丧葬】葬区分级别,葬礼颇隆重

2009-07-21 11:1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过去,无论男女老少死了都要举行隆重的葬礼。现在还有部分寨子保留着这种传统习俗。

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过去,无论男女老少死了都要举行隆重的葬礼。现在还有部分寨子保留着这种传统习俗。

布朗族既实行土葬,也实行火葬,但以土葬为主。每个寨子都有自己等级严格的葬墓区。进入葬墓区的死者,必须在本寨居住两年以上。每个寨子一般都划分五个葬墓区:第一葬墓区:埋葬十五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每层埋四个死者尸体;第二葬墓区:埋葬十五岁至三十五岁的成年人,每层埋六个死者尸体;第三葬墓区:埋葬三十五岁至五十岁的中年人,每层埋七个死才尸体;第四葬墓区:埋葬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每层埋八个死者尸体;第五葬墓区:埋葬被本寨群众公认道德败坏的人(如经常打骂人,乱搞两性关系,不守寨规等)。这些人,不分年龄埋葬。每层埋两个死者尸体。

非正常死亡的人,要埋在离村寨较远的偏僻地方,尸体为仰面直葬。无夫妻合葬习俗。不垒坟墓,不举行葬礼。

如果是本寨人而又不在本寨死的,则不能进入埋葬区,只能由家属另找地方单独埋葬。

人病死,即请和尚念经,为死者沐浴、更衣,并用白布裹尸,后入殓。棺材很简陋,多数人使用竹棺,少数用木棺。停尸期间,用茶叶、芭蕉果、饭团、腊条等捆在死人手上,并用一根白线拴在死人的大拇指上,将白线拉出棺外;当抬棺出门时,一刀把白线砍断,意思是斩断鬼魂的归路。有的地方布朗族人死下葬前,要先由年高老人于寨中央祭祀寨神,同时用芭蕉叶包上草烟,将草烟割成两半,一半放在尸体边,一半由死者家属保存,表示断绝关系。正式下葬时,头人割下死人一小撮头发并将烧掉,表示代表全寨男女老幼向女死者最后告别,断绝关系。还有些地方布朗族人的丧俗,人死即由男性老年人带领众人送丧至公共墓地,并将死者从棺内抬出,放进土坑内,随即盖土,不垒坟堆,然后将棺材连同抬死人的竹竿一起砍烂盖于墓坑上。后二日,死者家属带祭品去墓地祭奠,以后逢年过节再祭。

葬礼开始之前,死者家属要把通往葬区的道路打扫干净。按照规矩,死者的妻子和小的儿女不能参加葬礼,以后也准去扫墓,十八岁以上的男子才能参加葬礼。出殡前,死者装在一个简易的棺材内,先由寨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祈祷。他用香樟树枝蘸水泼洒竹楼四周后,才由人们把棺材从阳台下抬走。死者尸体在抬离寨时,他的脸要始终向着寨子。

到达葬区后,老人又再次祈祷后,由抬死者的四个青年,把棺材的包裹尸体的全部葬具砍碎、剪碎,连同死者一起埋葬。然后,大家才一同回寨。每个人在回家的路上要跨过一支点燃的香火(蜡烛),香火旁边放着一张用竹子细编的七个小孔的小圆桌──踏料。据说它是为防止死者的“魂”返寨而设的。凡是参加葬礼的人,必须接受祈祷老人用清水泼洒头部,才能进寨,以此驱逐他们身上的妖魔,消除以后的灾难。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