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位于新疆北端,距离北京5000多公里。这里有一种叫楚尔的神秘乐器。它不仅有传奇的身世,更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喀纳斯湖充满着神秘的气息,传说在湖水里生活着巨大的水怪,这里还生活着一支少数民族部落——图瓦人。他们只有2000人,几乎与世隔绝。我们要寻找的乐器只在图瓦人里流传。
楚尔看起来毫不起眼,只是一根平凡无奇的草秆。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叶尔德西为我们吹响了楚尔。令人惊奇的是,这根草秆能同时发出好几种高音低音,组成了和谐的和声。
吹楚尔的图瓦老人
这件乐器有什么奇特之处?在它的背后似乎有一个秘密在吸引着我们。
随便走进图瓦村里一户人家就会看到成吉思汗的画像。传说图瓦人是蒙古军队遗留下来的。由于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图瓦人的来源众说纷纭。还有一种说法,图瓦族来自俄罗斯,是500年前从俄罗斯迁徙到这里的。
也许可以这么说,在古代,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经历了不断的迁徙、分裂和融合。图瓦人曾经长期和蒙古族生活在一起,于是他们被当作蒙古的一支。
也许图瓦人是一个更加古老民族的后代,他们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独有的民族特征,楚尔这种古老乐器就是其中的代表。
制作楚尔
楚尔的原料叫做扎拉特草,图瓦语里叫做芒德勒施。
叶尔德西演示了如何做一只新的楚尔。让我们好奇的是,叶尔德西随意用手比划了几下就确定了所需要的长度,难道一件乐器不需要计量精确的尺寸吗?叶尔德西却说,楚尔和演奏者密切相关,一般和吹奏者的臂长相等,大概是60厘米也就是两尺左右。叶尔德西正在做的这根楚尔,管身全长3拃加4指,正好和他的手臂一样长。
他要挑选那些比较挺直,没有多余枝节的草,还要把管身削光滑。削好了管子的外壁,接下来就要挖吹孔。孔的间距也是用手指横着比划的,一共要挖出三个吹孔。
楚尔濒临失传
叶尔德西从13岁开始学习吹奏楚尔。他说自己离不开楚尔,这是他生命里的一部分。五十多年的功底,才让他达到了收放自如的境界。
叶尔德西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以前他一口气就可以吹一曲,而现在却需要换三口气。几年前他吹楚尔的时候,在屋外的公路上就可以听到,而现在,几平米的小屋里,还要屏声静气才能听清。
据说图瓦人的寿命普遍比较短,一般在55岁左右,将近七旬的叶尔德西已经算是高龄了。
叶尔德西很想让儿子们学习楚尔。他的一个儿子经过几年的练习也可以吹一些简单的乐曲,但却无法达到父亲的那种境界。
叶尔德西十分担心,自己心爱的楚尔会就此慢慢失传。
楚尔发声的秘密
吹奏楚尔用的是丹田之气,所以非常困难,一般人练习一整年都无法发出声音。大多数竖吹的乐器都是闭口吹,但吹楚尔的时候居然是要张着口吹。
首先人的喉咙发出喉音,喉音带动管子发生共振引出一个持续音,在此之上,又通过对舌头的控制发出一个旋律声部。
这种吹奏方法虽然罕见,但在历史文献中却有记载。楚尔可能和一种古老的乐器——胡笳有关。对于图瓦人的楚尔来说,专家猜测它可能始于汉唐之前,至今已经流传了上千年了。
也许楚尔是古老的游牧民族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永远讲诉不尽的一个远古的故事。但是这乐声还能响多久呢?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