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茂县羌族妇女将不分老幼,身着鲜艳民族服饰,佩戴银首饰前往女神梁子石塔前,参加羌民族古老的传统妇女节——瓦尔俄足。
羌族瓦尔俄足
瓦尔俄足是羌民族古老的传统节庆活动,主要由妇女主持和举办。其源于古羌民族多神崇拜的宗教文化。秦末汉初,羌民族从河湟迁徙定居于岷江中上游,在长期游牧、农耕文化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今天以祈祷歌舞女神莎朗姐“引歌”为主线的,有独特民俗内涵的“瓦尔俄足”。
节日中,凡本寨妇女,不分老幼,皆着鲜艳的本地域民族服饰,佩银饰前往参加,气氛异常热烈。
母舅带领全村妇女进行敬酒仪式
其实,盛会从农历五月初三就开始了,由会首组织数名净身妇女,手拿香、蜡、酒、柏香、馍、刀头等贡品,结队前往女神梁子的石塔前,敬祀歌舞女神莎朗姐,请女神赐以歌舞,谓之“引歌”。回到村里,再逐户告知信息,谓之“接歌”。五月初四,妇女们忙碌地准备美食,以备第二天食用;未婚女性则精心为情人准备亲手绣制的礼物。初五清晨,在晨曦中,开启尘封的重阳咂酒,祝福全寨人畜两旺、五谷丰登。萨朗舞是活动的主要内容,由老年妇女领跳,之后,再逐一将歌舞传授给下一代。男人们则以歌舞附之,并以腊肉、咂酒、馍馍等食品伺候。活动间歇,已婚妇女向青年女性传授性知识,持家之道等知识。或有情人漫步私语;或女性间相互笑谈。累了,妇女们三三两两围坐一团,相互品尝美食、畅饮咂酒,笑谈人生。整个节日活动持续3天,妇女们尽显其能,忘情欢跳萨朗,农事和家务事皆由男羌民操持。
全寨妇女到神山祭祀
瓦尔俄足活动中,舅舅自始至终的参与,体现了远古时期羌族女性群体活动与母舅权大的特征,带有浓郁的原始母系崇拜的遗迹,对了解古羌民族的文化内涵及女神崇拜、女性习俗等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瓦尔俄足的传承方式,对羌民族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特别是对羌族民间舞蹈莎朗的发展、演变极具研究价值和积极作用。
瓦尔俄足是一项以女性为主的综合性民间节庆活动,它集歌舞、饮食、宗教、习俗、服饰、建筑等于一体,能较完整地反映羌族文化梗概,在羌民族民间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研究和观赏价值。瓦尔俄足在历史发展中传承至今,在羌民族聚居区绝无仅有,实属罕见。通过对羌族瓦尔俄足节庆的研究,能深入了解古羌民族宗教文化内涵,对研究羌族女神崇拜习俗,民间歌曲、原始舞蹈、教育等都有很高价值。
传说中的舞蹈女神传授羌族民间舞蹈——萨朗
从历史进程看,羌族传统节日瓦尔俄足与本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古老母系崇拜习俗密不可分。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数千年民族历史进程中,由于无本民族文字,很多古老民俗及其民族历史,仅散见于汉文古代典籍中。瓦尔俄足经历民间不懈传承,仍完整保留了古羌固有的独特民俗文化,它集歌舞、饮食、宗教、习俗、服饰、建筑等于一体,能较完整地反映羌族文化梗概,在羌民族民间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研究和观赏价值。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羌族瓦尔俄足节榜上有名。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