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文化】汉族饮食文化(2)
2010-03-02 13:59
粤菜是广东菜系的简称,由广州、潮州、东江等地方菜发展而成。其基本特点是选料精细,原料和调味品种类繁多。动物性原料除鸡鸭鱼虾外,还擅长使用
“粤菜”是广东菜系的简称,由广州、潮州、东江等地方菜发展而成。其基本特点是选料精细,原料和调味品种类繁多。动物性原料除鸡鸭鱼虾外,还擅长使用蛇、狸、狗、猴等野生动物。烹调技法上吸取了西方菜肴之特长,擅长煎、炸、炒、焗、炖等。口味以清淡、生脆、爽口着称。传统名菜:烤乳猪、盐焗鸡、脆皮鸡、蚝油牛肉、生炆狗肉、豹烩三蛇等。
“苏菜”是江苏菜系的简称,是由扬州、南京、苏州等地的地方菜发展形成的。其特点是选料严谨,做工精细,配色协调,造型美观逼真。以烹制河鲜、湖蟹、菜蔬见长。烹调方法擅长炖、焖、蒸、烧、炒等,着重用汤,讲究原汁原味。风味特点是清鲜、滑嫩、爽脆,肥而不腻,淡而不薄。传统名菜有蟹粉狮子头、松鼠桂鱼、荷包鲫鱼、拆烩鲢鱼头、脆鳝、凤鸡、煮干丝等。
饮料
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除酒和茶两种主要饮料,某些水果等制品也成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人们的饮料。
盖碗茶与工夫茶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民族喜爱饮茶已成风气。来客敬茶,成为汉族的高尚礼节。而茶已成为世界风行的三大饮料之一。
汉族爱茶、品茶历史悠久,晋代就有提壶上街卖茶水的了。南北朝时已设有茶寮,宋代茶馆遍布街巷,清代民间饮茶之风更盛。茶馆中除品茶外,还供点心、糖果等,另外,还有了曲艺、评书、相声等表演和娱乐活动。不少茶馆特意设在风景怡人之处,使人在品茶解渴、歇脚休闲的同时,还能通过观景而达到赏心悦目、调济精神的作用。也有人在茶馆谈生意、解纠纷,茶馆更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解于一体了。多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写下了咏叹茶文化的千古佳句。
全国各地的茶馆风格各异,最有名气的要数四川成都的盖碗茶和广东潮州的功夫茶了。
巴蜀是我国最古老的产茶胜地之一,所以茶事颇丰。四川茶馆以成都最有名,解放前夕统计有大小700余家。成都盖碗茶很有特色。正宗川茶馆应是紫铜茶壶、锡杯托、景德镇瓷器盖碗,圆沱茶,茶博士服务。茶馆设凳子,还有竹躺椅,您可坐着品,还可以躺着品。客人入门坐好就可以观赏到一套冲泡茶的绝技。茶博士可托茶具陈列到桌上,一手提着“黑鸡婆”的大茶壶,一手翻盖,一手冲茶,一手盖盖,桌上滴水不洒,速度快得惊人,这叫“雪花盖顶”.盖碗茶,能保持茶水的温度,又可通过茶盖的开关而调节温度。既能立即饮茶,又可细细品尝。浓浓茶香,润人肺腑,受到人们的喜爱。
工夫茶是广东潮州汉族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是礼宾待客的第一道习俗。今天,海外潮州籍华侨还以“工夫茶”作为认祖追宗的标志。
关于工夫茶,梁实秋曾在《喝茶》一文中赞道:“茶之浓酽胜者莫过于工夫茶”.还写道:茶具“极其考究,小壶小蛊有如玩具,更有侍候煮茶,烧烟”.“这茶有解酒之功,如嚼橄榄,舌根微涩,数巡之后,好像越喝越渴,欲罢不解,喝工夫茶,要有工夫,细呷细品,要有设备,要有人服侍……”可见工夫茶茶具精美、秀气,泡工讲究。宜兴小陶壶为茶具,一般一壶三杯。还有瓷合,盖可作碟,同时盘中有小水壶配上小炭炉,一起放在桌上,以便随开随冲。茶叶用工夫红茶,以铁观音为上品。功夫茶冲泡“高冲低洒,括沫淋盖、烧杯热罐、澄清滤夕”的沧制程序,卫生科学。轮冲泡时有“关公巡城”之称,即斟茶时,不能一下冲满,而要来回冲泡,饮茶时,先敬尊长宾客,其他人下一轮喝,泡上三四轮后,再加茶叶,再冲再泡,一边聊天,一边喝茶,一坐就是半天。工夫茶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