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青年男女找对象,主要在节日聚会的场所里找。他们选择对象的一般条件是:男的要会犁地、耙地、砍柴、铲麻、纺麻线、打猎,为人要诚实勤快,至于外表是次要的;女的要会接麻线、织布、缝衣服,为人要勤快,心地要好,至于相貌漂亮与否也是次要的。
如果某个小伙子喜欢某个姑娘,要用藤篾编制脚圈、项圈送给她。若姑娘感到合心意,则送一条用五色线编织成的腰带给小伙子,表示定情。双方交往一段时间认为满意后,男的就告诉父母,请媒说亲。
按惯例要说亲三次;第一次带上茶叶一包烟草一包,烧酒一瓶;第二次带上煮茶用的土罐两个,烟草两把,酒二十碗;第三次带上土布一件,谷子两邦(每邦约六千克),绿布一尺,并可选定婚期。
祜人有一种习俗:结婚不需备办酒席。结婚这天,通常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向新婚夫妇祝福,随后,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便伴着新郎新娘,围着燃起篝火的火塘载歌载舞。
拉祜人认为,火塘标志着夫妻双方有一颗火热的心,人们围着火塘歌舞,是祝福新婚夫妇终生相爱。拉祜人结婚这天用来招待客人的东西,是自己旱烟、烤茶、松子、栗果之类,从来不提倡讲排场。 但拉祜人离婚就大不一样。根据他们的习俗,提出离婚的一方,要备办丰盛的酒席请客,客人不必送礼。 这种带有“惩罚”性质的习俗,目的在于儆戒年轻人在选择对象时要慎重考虑,一旦结婚,就要做到终生相爱。同时,“离婚宴”还含有儆戒双方今后不要相互仇视的意义。
农闲时分的黄昏,拉祜族姑娘集体出发去“串”小伙子。她们带着口弦到其它寨子去唱调子,寨子中的小伙子听到歌声就带上芦笙朝姑娘们走去。如果小伙子不出来,姑娘们就唱歌讥讽她们,有的甚至闯进小伙子家,把他们的床被泼湿,迫使他们一起上山唱调子。青年们在远离寨子的野外,燃起一堆篝火,男女分坐两边,对唱调子,吹芦笙、口弦,互述爱慕之意。
拉祜族有种好习惯,结婚不办宴席,只是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双方祝福,然后大家围着火塘载歌载舞,就算仪式结束了。
但是拉祜族离婚就必须办宴席,要由提出离婚的一方办宴席,而大家却不必送礼。这种带有惩罚意味的习俗,目的在于戒告年青人择偶要认真,一旦结婚,就要终身相随。
拉祜族青年男女婚恋和社交比较自由。婚嫁的当天,男女双方都要杀猪,男方要把猪头送到女方家,然后破成两半,一半仍要带回;女方家的猪头也是如此,以表示骨肉至亲、“新婚和合”.拉祜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有到妻方居住3年的习俗。夫妇不睦,可请人出证,烧断丝线,即可离异。
(责任编辑:搜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