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畲族文化】畲族婚礼的婚俗习惯(3)

2010-03-17 10:1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劝您舅公食双酒; 酒筵完满结成双。 歌罢,姐妹斟满一杯酒给舅公,舅公放一个红包到桶盘内,接过一饮而尽。首席的客人一一劝过后,又到各桌也一一

  
  劝您舅公食双酒;
  
  酒筵完满结成双。
  
  歌罢,姐妹斟满一杯酒给舅公,舅公放一个红包到桶盘内,接过一饮而尽。首席的客人一一劝过后,又到各桌也一一劝酒,每人都要给一个红包。畲语称“撬蛙”,就是要舅公等人掏红包之意。劝完酒,赤娘就找赤郎对歌。
  
  女方唱:今脯听说赤郎来,
  
  姐妹双双站门前;
  
  姐妹双双去修路;
  
  修条大路赤郎来。
  
  赤郎答:今日寮里起身来,
  
  收拾南货(礼物)两三回,
  
  收合南货饼搭面,
  
  担落娘洞(女家)度花栽。
  
  对歌是一个最热闹的场面。唱的有度亲歌、嫁女歌、采茶歌、结成双、恩爱夫妻等,忌唱不吉利的内容,一直唱到新娘起身为止。新娘起身还唱“催亲歌”、“起轿歌”.
  
  对歌结束,进行请“祖公爷”,将男方担来的鸡、猪肉等祭品供在祖先香案前,由“师公”告知祖先“新娘××到××地方去成家立业,请祖宗保佑她平安无事。”赤娘到案点燃红烛,两只灯笼挂在轿前,由一位父母双双都健在的姑娘打伞递给新娘,新娘递过“开伞红包”,接过伞遮住头动身起步。在中堂前要进二步,退三步再开始走,畲语叫“留风水”,这时大小鞭炮齐响,起轿行嫁。
  
  新娘的打扮是:头梳发髻,戴上银饰,身穿花边衫、花边裤,腰围自织三十二根线文字图案的彩带拦腰,脚穿绣花鞋,手戴银镯、银戒指。
  
  新娘到夫家大门,鞭炮迎接,新娘进中堂时,由一位父母双全的姑娘接过伞,新娘递过“接伞包”.新娘由赤娘带领到香案前经过,再到厨师灶前坐一会儿,等祖宗香案摆好祭礼,新娘到中堂站在右边,新郎站在左边,进行拜堂。拜堂完毕,夫妻双双入新房。
  
  第七天,新郎新娘办一担礼物去回门,在岳家住上二至四夜,回门后,夫妻双双开始劳动生产。
  
  在畲村,如今还始存着古朴的畲嫁习俗,淳朴的畲族人民互敬互爱、和睦共处,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着美好生活的憧憬。
 

(责任编辑:搜一者)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