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瑶族药浴】一株传世药,满桶益身汤

2010-06-03 09:48
来源:中华遗产 作者:孙明光 韦德怀
药浴是瑶医药的一大特色,瑶医称之为“庞桶药浴”。在瑶家到处可以见到用杉木做成的高1米、宽0.6米、长0.7米的大木桶,这便是用药水洗澡的“庞桶”,又称为“黄桶”。
神奇的瑶族药浴
刚一入浴,那淡淡的草药味,芬芳扑鼻,沁人心脾。连日来的劳累,在热乎乎的药汤中渐渐 消散。这就是瑶族祖辈流传的药浴带来的神奇体验。被誉为“一株传世药,满桶益身汤”的瑶族药浴,可谓中华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穿过一片茂密的松树林,我们终于在一个山垭处歇了脚,从山垭再往下,就到了贵州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高华村。一眼望去,脚下满是涛涛林海,却看不见一户村民的屋脊。隐约传来的阵阵狗吠,说明高华村就隐藏在这层峦叠嶂的深山里。此时,我们的心情格外舒畅,置身于满是林木植被发散出的清香中,更加激起了对享用神奇瑶浴的渴望。高华村作为瑶族同胞中“优勉”支的典型村寨,祖祖辈辈有着洗药浴的习俗,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什么样的滋味呢?
 
瑶浴初体验
 
到达高华村时已近黄昏,我们住进了村民赵富定的父母家。灶堂里柴火正旺,硕大的铁锅中一捆草药厚厚实实地高出了锅沿,在热气腾腾的热水中依旧泛着新绿。客人到来之前,瑶浴已经备下,这是瑶族同胞待客的习惯。作为礼节,它不亚于为客人准备好脆嫩可口的木炭火锅小香猪肉,还有那自酿的纯米蒸馏酒,以及放在灶堂热灰中烘烤过的干辣椒。总之,安排客人痛痛快快洗个药浴是最重要的。
 
瑶家的待客习惯一般是先安排客人洗澡,然后再吃饭,但主人考虑到走了十几里山路,天也黑了,怕饿坏了客人的肚子,所以,先安排吃饭。晚饭后,我们终于享受到了心仪已久的药浴。
 
浴桶就在客厅的角落里,挂一块布帘,算是隔出了一个洗浴空间,丝毫不影响内外的对话交流。当然,浴桶离大灶台和清水水源都很近,体现出山民的生活智慧。赵富定的侄女彩燕姑娘向大浴桶中舀入煮好的草药汤,兑上些清水,试好水温,再备上一桶滚烫的草药汤,由洗浴者根据需要自行添加调温。赵富定告诉我们,坐进木桶后,药汤要过肩,并且浸泡20分钟以上,洗浴效果才好。
 
刚一入浴,那淡淡的草药味,芬芳扑鼻,沁人心脾。连日来的劳累,在热热的药汤中渐渐消散,身体也微微出了汗。洗浴中,时不时地会触及到几片混进浴桶的灌木叶,一会儿贴在身上,一会儿冲落桶底,这种感觉真好。
 
洗浴后一身的轻松,肌肤滑润。当夜,睡得特别香。
 
神奇的药汤
 
神奇的瑶族药浴
有一天,在村主任赵成庆家做客,席间遇到一位陌生人,经介绍,他是远在80里外的高芒村的村主任碗国文。虽说他和赵成庆一同上的初中,但此次徒步跋涉7小时来到高华,并不只是来与老同学叙叙旧,而是专程为他的外甥讨药来的。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