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泼水节忆趣

2011-02-16 09:12
来源:淄博新闻网 作者:黄照广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美丽的孔雀之乡——西双版纳,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1998年4月12日,我们乘昆明至西双版纳的飞机飞进了版纳机场,负责迎接我们的是位十分漂亮的杨咪小姐,她就是我们版纳之行的导游,我们大伙都叫她“杨导”。面包车上,杨导自我介绍了一番,接着发布了一个重要新闻:“各位山东的先生,你们太幸运了,明天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大家可要做好准备哟。”车内一阵欢呼声。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每年阳历4月13至15日,人们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一年的不顺。1961年4月13日,火红的凤凰花树下,周恩来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手持银盆与各族人民在西双版纳互相泼水祝福,从此泼水节的规模越来越大,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参加,并视为一生中最为难忘的经历。

  我们下榻在版纳的大连宾馆,大家顾不上吃晚饭便来到附近的商店为第二天的泼水节准备“作战工具”。为防止挨泼,我们每人买了一件背心、一条短裤,一人又买了一瓶罐头。吃完后将瓶子刷洗一新,就用它装水泼人。


  13日早8点,杨导准时把车开到了宾馆。看得出,她今早是刻意打扮了一番。她告诉我们,今天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经云南打洛去缅甸,参观“辽多母”卧佛景区公园。


  “依维柯”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行驶着。中午9点多钟,缅滇公路上的人们已陆续“交开了火”,有拿水枪的,有端脸盆的,有掐着盖上带眼的矿泉水瓶的,有的干脆在自家的门口摆上水桶和水瓢,向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发起袭击。有时乘路上的行人不备,我们也向行人偷袭,当偷袭成功后,车内便是一阵胜利的大笑。


  身为汉人的杨导告诉我们:傣族人把年轻女子不叫小姐,而叫“少哆哩”,年轻男子叫“毛哆哩”。泼水节期间一般以异性相泼为主,年轻漂亮的少哆哩最喜欢纯情的毛哆哩用水猛泼她,泼她的毛哆哩越多,她越开心,同时也证明她最讨人喜欢。听罢杨导的话,大家心中暗喜,这下可有目标了。我也不无得意地想:“杨少哆哩,这回可够你呛的了。”


  不知不觉,已到中午,该吃午饭了,这时,我们奔出“依维柯”来到饭店的水龙头前,一会儿便装满了水。大家相视一笑:“开战”。可怜的杨导只顾跟别人说话,没想到几瓶水从不同方向向她飞来,吓得她仓皇而逃,尽管跑得快,脊背上还是湿了一大片。


  遭此一劫杨导立刻有了警惕性,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身边会有一群“猎手”。她除了预防我们的袭击之外,便是伺机报复我们。在我们吃完饭刚迈出屋门时,她握着早已接好的水管向我们射来。这时,店老板娘、司机、摄像小姐也积极助战,帮着杨导向我们发起了进攻。只见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