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中的梯玛法事是最具权威性的宗教仪式,要做好梯玛法事的人家,都要耗费巨资。凡是梯玛法事,最后一堂都得有“赶白虎”,如果不赶白虎,或者说没有把白虎赶出家门,那么这堂梯玛法事就等于没有做,承担做法事的掌坛师梯玛得给东家赔偿经济损失。只有把白虎赶了出去,这堂法事才算做得圆满成功。
由于湘西土家族忌恨白虎,他们就把与白虎相关的白色也延伸为一种不吉利的象征。如在过年过节等喜庆日子里,忌戴白帕、穿白色衣裤,还忌讳白色的物品出现。湘西土家族地区有很多土家语地名,都含有对虎忌恨的因子,如“利射胡”意为“死老虎的地方”,“利哈苦”意为“打老虎的山”,“利布苦”意为“杀老虎的山”。
鄂渝土家族的“敬白虎”
鄂渝土家族先民很早就有了崇敬白虎的文化意识,把白虎当做自己的祖先来崇拜。《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这一带土家族的祖先是廪君,廪君死后,灵魂化成了白虎。从此,这一带的土家族先民就崇敬白虎。
鄂渝的土家族先民还把虎作为一种吉祥物。在鄂渝交界的考古发掘中,发掘出了不少虎钮錞于。虎钮錞于是古时在行军打仗时用来敲击、鼓舞士气的一种随军乐器,虎钮錞于的上端铸有老虎,示意老虎为军人助威,军人借助虎钮錞于上的虎气,使军队虎虎生威,保证能打胜仗。平常,在这一地区的土家族的祠堂正中,往往画有一只白虎,用来坐镇避邪,同时也寓意吉祥如意,使人们安居乐业。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目的是有老虎的保护,能使小孩易养成人。现在,这一地区还盛行的跳丧舞,实际上就是表现白虎崇拜的舞蹈。跳丧者身着白色衣服,口里唱着《撒耶尔嗬》,模仿老虎的形态起舞。舞蹈动作粗犷,刚劲有力,显示出虎虎生威的气概。
由此可见,土家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在历史长河中,土家族人对白虎文化的认识产生了分歧,这种分歧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一个敬白虎,一个赶白虎。但是在民族认同上,无论是湘西土家族还是鄂渝土家族都承认自己是土家族,重新达到了融合,学术界也因此得出了土家族的祖先是同源异支的结论。这就是土家族形成的路线图。
(责任编辑:妙云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