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阅读,带给你智慧和力量(3)

2009-04-15 16:2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邢宇皓
一个需要全民努力的课题 在飞机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很多外国人总是很自然地用阅读来填充旅途的时光,而不少国人则显得无所事事。和世

一个需要全民努力的课题

在飞机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很多外国人总是很自然地用阅读来填充旅途的时光,而不少国人则显得无所事事。和世界上公认的最喜爱阅读的国家,如德国、以色列、俄罗斯等国家的民众相比,国人在读书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表明,有阅读习惯的国人只占总人口的5%,国人阅读率依然面临持续走低的趋势。这与我们国家经济腾飞,人民收入不断增长,公民识字率不断攀升、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的总体背景形成了鲜明反差。

这是一个沉重但又不能回避的问题。

有人说,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无暇读书。然而,又有多少事情可以向阅读那样,随时可以拿起,随时可以放下?

有人说,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兴起,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的增多,分散了人们对读书的关注。但是,正如法国作家阿兰将读书与做梦相提并论一样,读书的乐趣在于在阅读的过程中神思飞扬、了无羁绊,依着作者的文字找寻自身心灵放飞的家园。这样的愉悦是其他娱乐方式所能替代的?

阅读习惯和阅读氛围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培养。

当你感觉需要一些东西充实你的生活时,你想到过要读一本书吗?当你为孩子带回一摞童话书时,你想到过要陪他们慢慢读完吗?当你看到乡村孩子渴望的眼神时,你想到过要为他们捐出几本书籍吗?当你读到一本好书时,你想到过要把它推荐给素不相识的人吗?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它的口号是“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

这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难做到。

毛姆说:“读吧!即使你不会读书也可以把书放在手里把玩一番,凝神注视、随便翻到哪一页,找一些招眼的句子看看,到这片无涯学海里航行。如果书籍不能成为你的朋友,至少他们也应该是你的熟人;如果书籍无法走进你的生活圈,起码你也应该向他们点头致意。”读吧!用心去阅读,你会爱上它。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于是,1995年10月25日――11月16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这一天也是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个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

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这是实施“知识工程”的重大项目。

 

2004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将每年的“全民读书月”活动交由中国图书馆学会负责承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实施了以“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并且向全国图书馆推荐阅读书目。

2004年,上海在国内首次建立城市读书指数。读书指数是用来综合描述城市群读书状况的数据系列。通常由个体读书综合指数与通用性的两个二级指数相加而成。上海读书指数报告显示,当年上海读书指数为828.2。

2004年上海人均图书消费居全国之首――人均图书年消费75.90元,北京为74.19元,天津为46.61元。上海的公共图书读书量和借阅量指数都高于北京、天津。然而,上海的市民文化消费能力指数低于北京(北京每人每年有1964.19元,上海每人每年为1833.79元),图书消费指数低于天津(天津为4.3%,上海为4.1%)。

调查显示,上海的部分读书指数已接近国际平均水平。上海人均每年读书8本,新加坡为8.3本,日本为18本,美国为25本。上海人每周人均读书时间为4.5小时,新加坡为5.9小时,日本为8.8小时,美国为14.4小时。

上海部分读书指数已超过部分国家发达城市的水平。欧美一些发达城市每10人中有1人每年至少读书20本以上,每11人中有1人每周读书10小时以上。据调查,上海每年读书20本以上的占14.3%,每周读书10小时以上的占22.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所做的城市青年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您认为现在最需要学习的内容”时,52.45%的人选择“实用技能”,46.9%的人选择“处理人际关系的技术和方法”,37.8%的人选择“法律知识”。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喜欢读的三类图书是:文学、历史和人物传记类、外交类。同时,包括英语词汇在内的应用型书籍占据了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一半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大学生读书是追求实用,立足于现实社会的要求的。

(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