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怎样看待“五四”及其反传统(3)

2009-04-30 16:4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分页标题 #e# 至于将 “ 文革 ” 与 “ 五四 ” 相提并论进而否定 “ 五四 ” ,其理论主张也经不起推敲。从 “ 打倒孔家店 ” 到 “ 破四旧 ” , “ 五四
分页标题#e#

至于将文革五四相提并论进而否定五四,其理论主张也经不起推敲。从打倒孔家店破四旧五四文革确实都具有激烈的反传统的外在形式,但是在实质的文化内涵上,五四文革却是尖锐对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知识分子发动的文化运动,知识分子是作为先觉者而向广大群众进行启蒙的姿态出现的,目的是使群众的思想观念由传统形态转化成现代形态,这其实仍是传统士大夫使命感的一种现代转换;文革则是一场拿文化领域开刀的政治运动,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权威都在被打倒之列,进而完全颠倒了五四的启蒙主体与对象。五四张扬个性解放与个人自由,反对社会群体对个人的束缚和压制,反对任何形式的极权与专制;而文革却是以合群的自大来反对个人的自大,以社会群体来压制个人的自由,以阶级的共性来抹煞人的个性,甚至最有个性的文艺作品也极度抹煞个人,在署名上也多以集体的旗号。五四反对各种对人的自然欲求的束缚,反对任何形式的禁欲主义与风化主义;而文革对人的自由的剥夺与个性的抹煞,导致了严重的禁欲主义、风化主义。那种以无为导向的禁欲主义,非常典型地表现在样板戏中。在文艺上,五四文学社团蜂起,流派繁多,多元共存,各种文学主义争芳斗艳;而文革则是我花开后百花杀,一切都是一元为尊,其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在文艺上的表现就是豪气冲天的革命呐喊汇成了一律化的红海洋,最后是八个样板戏走在金光大道上。因此,没有任何理由用连坐的方式由否定文革进而否定五四五四的成功与文革失败的文化经验教训是,应该基于中国的现实需求,吸取西方各家各派的文化精华,正如鲁迅所说,这种文化的吸取应该是,外既不落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仍不失固有之血脉。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必然伴随着在文化上自我确认的过程,中国文化会逐渐地更具有世界意义。而且随着中国在社会发展上由现代走向后现代,也必然会对现代性的缺憾进行更多的反思。然而,这都不能构成否定五四的文化理由。五四是在中国的民族危机深重的语境中急于挣脱传统而走向现代,在吸取西方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开辟了现代文化的各种范式。由于五四反传统与西化是建立在多重的悖论之上的,因而并没有失去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血脉联系,其创造的新文化也是中西文化合璧的结果。在中国文化史上,集大成的新儒学是传统儒学吸取佛道之营养推陈出新的结果,其中反传统的魏晋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就更能理解五四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巨大价值。

(责任编辑:落叶随心)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