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五四运动中的北京女学生

2009-05-03 17:0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吕云章
五四运动发生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因遭受政府的顾忌,及不满政府对亲日卖国分子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的袒护,于5月9日,留辞出走: 我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民亦劳

五四运动发生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因遭受政府的顾忌,及不满政府对亲日卖国分子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的袒护,于5月9日,留辞出走:

我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我欲小休矣。北京大学校长之职已正式辞去,其他向有关系之各学校各集会,自5月9日起,一切脱离关系。特此声明,惟知我者谅之。

这封短柬由北京大学学生油印分送至各校后,立即引起很大的震动。在师长方面,工业专门学校校长洪镕、医学专门学校校长汤尔和、高等师范校长陈宝泉及法政专门学校校长等相继辞职离校,北大教职员推派代表谒教育总长傅增湘请求挽留;在学生方面,则屡次召开各校代表会议,谋商对策。政府在这种情势下,不得不有所表示,5月14日,遂有令挽留蔡校长,但同日却另有令挽留曹、陆等。学生当然仍感不满,遂继续开会,非达到蔡校长复职,曹、陆等被罢黜,决不罢休。

于专上学校继续向政府陈情请愿之际,北京各中学学生也当仁不让,毅然起而响应,与大专学生组成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15个中等女学校(其中女师已有专修班五科,准备改为高师)虽然没有加入,但却派有代表孙继绪、王仲尧等去出席会议,并不时提供意见,备供该会讨论参考。另外女中学生并筹划成立北京女子中等学校学生联合会。

由于学生的要求未能被政府所采行,自5月19日起,专上及中等学校(女校不在内)开始全体罢课。北京全城大街小巷,尤其各游戏场所,无不随时可看到讲演或叫卖国货的学生。25日,教育部下令各校校长会同教职员督饬学生,限于三日内一律复课。警备司令部、步军统领署、警察厅则派出大批军警,严厉驱逐街头活动学生。6月1日,大总统下令两道,一替曹汝霖等辩护,一谴责学生。于是军警对学生的取缔与驱逐,更趋严厉,一时街头学生活动因而绝迹。

学生对政府此种一味袒护国贼,压迫爱国宣传等措施,当然益增激愤。遂秘密议定于6月3日恢复街头讲演,如遭逮捕,则次日加倍派人,直到所有学生被捕尽而后已。3日上午,学生按决议进行,军警则依命令逮捕,至晚已捕去一百七八十人,旋送往北大法科拘禁,化学校为囹圄,从此开始。4日,学生仍按原议进行,又遭逮捕,一日之间,被拘禁者达七八百人,北大法科已不能容纳,一部分复被送往理科。就在这情势非常严重,各界深虑学生爱国运动势将难以为继的时候,一支生力军——北京15所中等女校的学生,突然起而增援。

于5月间北京男学生罢课宣传游行请愿进行得有声有色之时,女学生却天天在校上课,从表面看来,好像一切都十分宁静,实则她们的内心,与男学生并无不同。她们所以没有迅速采取和男校学生一致的行动,是因为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譬如:

(一)她们求学的机会非常难得,她们能读到中学,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幸运了。她们必须把握时间,努力用功,方可不负宝贵的良机。不到万不得已,她们决不愿参加罢课游行,以免妨碍学业。

(二)当时社会一般心理,总认为女孩子不应抛头露面。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如果到街头和男孩子混在一起,无论有什么理由,都是说不过去的。所以一般家长对女学生的管束都是特别严格,除了上学之外,总是禁止她们单独外出。

(三)当时女师范已设有专科,行将改制高师,人才众多,声望亦高,所以其他各女校的活动,无不以女师的马首是瞻。而女师校长方还先生,为人温和保守,据说又新得政府授给五等嘉禾勋章,自极不愿学生有与政府敌对的行动。是故于五四运动发生以来,就一面命教职员对学生严加约束,一面通知各家长决不允许学生有罢课行为,学生如果违犯,即请家长领回,宁肯将学校解散,校址交还政府,绝不让女师为学生运动的场合。

(四)当时北京15所女校中,除女师附中等三校外,其余如培华、慕贞、度志、燕京等12校都是教会所办。一般教会学校的主持者,一向多是尽量避免学生参加校外种种活动。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学校当局与学生家长有意无意之间,形成一配合,再加上女生本身的困难,自然使她们的活动,大受拘束。

6月3日,军警大批逮捕街头宣传与叫卖国货学生的消息传到各女校,她们感到已忍无可忍,决定在4日下午列队到总统府去请愿。4日午后1时许,女师全体同学在大礼堂开会,由评议员(当时各校多有评议会,其性质略同于后来的学生自治会。女师评议会有评议员七人,陶玄、孙继绪、吕云章等均为评议员)陶玄主席,并有各女校代表列席。会议开始后,一面由主席报告学生被捕及北大被军警包围的情形,一面推定孙继绪等撰写请愿书,并作整队出发的准备。

会议即将结束,请愿书尚未写好,有人来报告附中学生来到。她们的队伍很长,由劈柴胡同直排到东铁匠胡同,先头已经到达女师的后门,要女师同学赶快加入。这时候,学校为防止同学们参加请愿,前面的正门早已上锁,所以大家便赶快排队,准备由后门出去。突然吕云章看到舍监夏连芳先生往后门跑去,她立刻高声大喊:“夏先生要去关后门啦!我们快走吧!”大家听到喊声,也顾不得排队了,一窝蜂似的离开礼堂,但跑到后门时,门上已经上了一把大锁。那是两片很厚的木门,做得非常坚固,大家正感束手无策,一位据说曾练过拳术的黄淑范同学,率先用她的肩膀去掮摇,大家立即上去帮忙,外边附小的女教员也参加推拉,就这样在内外合力之下,很快的两扇大门便被拖下来。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