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批青年经过五四运动,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更迫切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书刊较前更为普及。1921年在安庆、芜湖两地就已出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记得与《评议报》发生关系的青年团员有:柯庆施、周新民、朱子帆、许继慎、薛卓汉、舒传贤、郑鼎(李云鹤)、王坦夫、宋伟年等。
1921年6月,省议会按照军阀倪道烺(倪嗣冲的胞侄,凤阳关监督)、马联甲(皖南镇守使)的意图,拟削减已决定增加的教育经费,以扩大军费。6月2日,安庆各校师生派代表去议会请愿,竟被驱逐。数千名学生得此消息后前去支援。不料马联甲悍然下令毒打学生,打伤学生40余名。其中学生姜高琦身受七刀,不治而死。校长光明甫带领学生直接与马联甲斗争,要求马联甲赔偿学生性命。这件事引起了全城舆论大哗,不久即举行了有各界人士支援的万人示威游行。后经省参议会出面和解,马联甲自知理屈,逃回当时监军驻节的蚌埠。这件事同时也震惊了全国,得到全国各地的同情和支援。在这种情况下,省当局被迫同意将教育经费由92万元增加到150万元。但是,凶手马联甲没有受到惩处。
姜案发生后,倪道烺与马联甲及国民党老右派管鹏合作,阴谋夺取政权。通过他们的爪牙刘道章、关芸农等,由倪道烺出300万元,包办省议会,妄想推举倪道烺为民选省长、管鹏为副省长,便于处理各学校风潮和扑灭学生运动(当时督军不能管辖学校、直接处理学生游行等事,民政问题只能由省长专理)。我们当时决定各回原籍进行活动,反对贿选。李光炯和光明甫、史恕卿等回桐城,卢仲农和朱子帆等回无为,我和沈子修回六安。我们捣毁选票柜,收集捏造选民假票的情况,公开揭露贿选内幕,并利用合法手段向北洋政府控诉倪、马非法贿选罪状。倪、马无法,又以40万元巨款贿买北洋政府内阁总理靳云鹏,任命倪道烺的老师李兆珍为安徽省长,希望接事后,下令召集贿选议员开会,控制安徽政局。安徽人民再次奋起斗争,拒不承认李兆珍为安徽省长。当时我们发动教职员和学生2000多人,背着行李睡卧江岸,把守城门,不许李兆珍下岸入城就职。李看此情况,化装成商人混入省长公署。安庆、芜湖两地立即举行“三罢”,进行游行示威,直捣公署。卫兵与学生发生冲突,还打伤二农教员王肖山,引起了群情怒愤。李兆珍慑于群愤,终于溜出省长公署逃跑了。驱李运动取得成功,安庆还举行了万人庆祝大会。
在促进安庆六二学潮、反对倪道烺贿选省议会和拒绝李兆珍入皖的斗争中,《评议报》对推动安徽民族民主革命,起了一定的作用。
从五四运动前后我的亲身经历中可以看到:反帝反军阀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在五四运动以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学生走上街头,起了宣传、动员、教育广大人民的作用,使工人、城镇居民、工商业者都行动起来,卷入到反帝反军阀的巨浪中去,形成一股巨大的斗争力量。它增强了革命党人领导、组织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决心。五四运动以后,马列主义书籍更为普及,安徽出现了共产主义的青年组织,工人阶级走上了政治斗争舞台。这些都为建立马列主义政党打下思想和组织的基础。
(责任编辑:宁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