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实景拍摄亟待提高准入门槛

2009-07-18 15:52
来源:中国文联网 作者:南彦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支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然而,就在世界环境日当天,有媒体报道了《我的团长我的团》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支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然而,就在世界环境日当天,有媒体报道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组在昆明外景地留下遍野垃圾的情况,并附上大量图片。类似情况并不鲜见。纵观近年来的此类报道,一些本该是艺术生产者的影视剧组却总是扮演了环境破坏者的角色。《无极》、《神雕侠侣》、《楚留香传奇》、《大旗英雄传》等剧组先后驻足香格里拉、九寨沟、新疆唐代烽燧、仙都摩崖石刻等风景名胜地,制造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前不久,新版《三国演义》剧组的水库污染事件更是闹得沸沸扬扬。剧组和景区环保意识的淡薄招致众多批评,但双方坚称自己对环保非常重视,并投入了一定人力物力。然而这并未改变古迹被损毁、自然被践踏的事实。环保意识并不意味着环保行动。提高环保意识固然必要,但剧组污染事件的发生,根本在于环保监管的缺失导致的实景拍摄准入门槛过低。

    本来,在视觉消费时代,剧组需要拍摄美景赢得观众和市场,景区期望通过宣传拉动经济,在景区进行实景拍摄并无不妥。但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供大于求,双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是:剧组以很低的成本获得实景拍摄的权力。因此,出现新版《三国演义》剧组只需向水库管理部门交付2万元押金、新版《西游记》剧组甚至向某贫困县索要宣传费的报道也就不足为怪了。没有了环保压力,剧组在“一次性风景”的经济诱惑下,对自然与人文造成永久性破坏在所难免。指责景区和剧组缺乏环保意识、以艺术的名义进行破坏无济于事,要杜绝剧组污染事件的发生,有必要从成本和制度两方面提高实景拍摄的准入门槛。国外同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个剧组若想在美国国家公园拍摄外景,就必须根据拍摄的时间、器材、人数等因素缴纳抵押金、拍摄费、器材空间费、公园监察管理费和公共责任保险费等高额费用,以防范和承担剧组对公园环境造成的任何意外损伤,仅保险费就高达千万美元。此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的评估、监督制度:拍摄之前,剧组列出拍摄计划、环保计划、修复计划,由环保部门评估其拍摄可行性;拍摄之中,由相关专家跟踪监督拍摄协议的完成情况;拍摄之后,进行现场勘查和样片审查,确保拍摄过程不会造成破坏和污染。这样就直接将缺少环保能力的剧组排斥在外,与国内剧组的“幸运”形成鲜明对比。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