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许建业:视死如归,永不叛党

2009-09-15 11:1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以解放战争时期川东地下党斗争历史为背景,以关押在重庆歌乐山军统集中营中的共产党人英勇斗争事迹为主要素材而创作的著名小说《红岩》,生动地塑造了在监狱这个特殊环境下坚

以解放战争时期川东地下党斗争历史为背景,以关押在重庆歌乐山军统集中营中的共产党人英勇斗争事迹为主要素材而创作的著名小说《红岩》,生动地塑造了在监狱这个特殊环境下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共产党人英雄群体形象。“许云峰”就是这个英雄群体的典型代表,其人物原形主要取材于许建业烈士。

许建业,原名许明德,又名许明义,化名杨绍武、杨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抗日救亡的革命洪流激励着邻水革命青年。他们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许建业也投入到救亡图存的群众运动中,参加“救亡歌咏会”、“抗战壁报社”和“抗日移动宣传队”等群众组织,深入县内各地巡回宣传演讲,成为抗日救亡宣传的积极分子。

1938年底,为了推动和加强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党组织将许建业调往重庆北碚天府矿区作工人运动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逐步走向高潮,党的地下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许建业将工人运动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参与领导下江(湖北、江苏、浙江一带)工人还乡、川籍工人遣散和重庆钢厂改善福利、增加工资、缩短工时的斗争。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重庆地下党的任务转变为以农村为主,城市支援农村,发动小型游击战争,配合解放区战场。许建业组织抽调了刘钟灵、吕子超、彭志安等一批干部,离开城市,支援农村,开展工作,为配合解放战争作准备。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胜利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掀起新高潮。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地下党的斗争重新走向活跃,党的各级组织得到恢复,党员数量进一步发展。在此之前,重庆市委根据当时的斗争需要,在由几个与组织失掉联系的党员和进步青年创办的“无名小报”的基础上,创办了市委机关报《挺进报》。由于叛徒任达哉的出卖,许建业不幸于4月4日在磁器街嘉阳茶馆被捕。军统特务头子徐远举亲自进行审迅。许建业临危不惧、坚贞不屈。敌特多番刑讯,不得结果。特务只好把他送回牢房。

敌人对许建业以重刑审问,妄图从许建业那里得到口供。但许建业毫不动摇。特务头子徐远举狰狞地怪叫“我们有四十八套刑罚,你受得了吗?”许建业轻蔑地高声回答:“别说你有四十八套,就是八十四套,拿出来吧!怕了不是共产党员。”特务们采用“吊刑”,将许建业反手捆绑吊起,但他咬紧牙关,忍住巨痛,以无声回答了特务的酷刑。特务们为了不给许建业以喘息的机会,连续施用“灌水刑”,向许建业的鼻孔猛烈地冲灌冰水,但得到的仍是“无声回答”。“灌水刑”不起作用,特务又改“老虎凳刑”,许建业被打倒在刑凳上,逐块加砖,使许建业昏迷多次,肢骨断裂。在遭受十多种酷刑后,不屈的许建业被戴上铁镣手铐,抬回渣滓洞楼上牢房。硬攻不行施软计,重庆行辕主任亲自出马对许建业以贵宾相待,并诱以高官厚禄。但许建业毫不动心,大义凛然,痛骂敌特。许建业只字不吐党的机密,敌特的一切都落空了。

监狱里的战友们听到他的斗争事迹时,无不敬佩。许多同志带着无限敬仰的心情去看望和慰问他时,许建业说:“在关键时刻才认清了一个人,不管他们是怎样卑躬屈膝,出卖革命同志,叛变革命,但我是要革命到底的。永不叛党。”他勉励大家说:“你们可能出狱,也有可能出不了狱,但不管怎样,你们要坚持革命到底。”他在监狱里同敌人的英勇斗争鼓舞着战友们。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敌特于1948年7月12日残酷地杀害了年仅28岁的许建业。许建业牺牲后,狱友为吊唁他写下了这样的诗篇:“噩耗传来入禁宫,悲伤切齿众人同。文山大节垂青史,叶挺孤忠有古风,十次苦刑犹骂贼,从容就义气如虹。临危慷慨高歌日,争睹英雄万巷空。”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