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听老邮工丁长生讲述抗日战争的传邮故事(3)

2009-09-16 11:19
来源:中华网 作者:佚名
配枪特务、邮监进驻邮局,专事监督统差、信差和邮差的工作,对共产党家属、进步人士和持不同政见者的邮件,更是经常借“战时管制需要”或有人通倭

配枪特务、邮监进驻邮局,专事监督统差、信差和邮差的工作,对共产党家属、进步人士和持不同政见者的邮件,更是经常借“战时管制需要”或有人通倭、通敌的名义,故意查扣这些人的往来邮件。当时,毛泽东的奶娘住在城部府背巷(今长汀县宾馆隔壁),傅连嶂(原长汀红军医院院长)的妻子刘赐福(时任教会小学乐育小学校长。红军长征后,该小学收容大量红军、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后代)住在东门街郑家祠堂对面,两人常有化名来信或伪装由他人收后再转交的邮件。因此,刘炳镛悄悄地叮嘱同事,有寄往毛泽东奶娘、傅连嶂妻子和“福和昌”洋布店(店老板姓黄,是地下党,其儿子参加了共产党军队)等处的进口邮件和《新华日报》等共产党发行的报刊及其他进步读物要特别“关照”。那个时候,进口邮包要在邮监在场时才能打开,经他们检查后才能分拣、投递,而出口邮包要经他们现场检查后再封口发运。于是,刘炳镛想了一个办法。由于战时恶劣的运输条件,邮包外满是泥巴,我们就故意在邮件处理现场弄得尘土飞扬,那帮娇生惯养的邮监忍受不了就躲在一旁,我们就乘机把要“关照”的邮件截留下来带出去,或悄悄地塞进要发运的邮包中发走。有一次挺悬的,那一天邮包晚了两个小时才到,我们为了赶时间,就未等邮监检查就开封分拣,结果,那些人看见后,拔出腰间佩挂的 20响驳壳枪,叭!叭!朝天放了两枪,还好,只是鸣枪警告而已。

岁月如水逝去,当年的同事都走了,黄延福一家去了台湾杳无音讯。

丁长生老人带着笔者一行来到了当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邮政管理局的旧址,老人的眼里闪烁着别样的光芒……

(责任编辑:猪猪)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