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自影片《花样年华》公演以后,张曼玉演绎的二十六款旗袍的典雅妙曼,于女性的心底埋下了伏笔。三月里经春风一吹,便有身着按剧照定做的各色旗袍的女子,如花似玉地徜徉在都市朦胧的霓虹灯下和灿烂的阳光里,让世纪之交的怀旧者,于时尚风流中又品味出迷人的韵味和历史的陈香。
旗袍,今天虽然已不是大多数中国女人每日着装的选择,但它仍然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从婚庆、晚宴、舞会到大大小小的模特、选美比赛,都不难见到落落大方的各式旗袍。近年来,旗袍更像一股突如其来的风潮,席卷了全世界的时尚舞台。在几大国际电影节,章子怡、巩利等中国女星身着在传统样式基础上大胆改良的旗袍, 2008年奥运会期间,“寻找中国100元素”,旗袍列入其中,排名62位。可见旗袍在服饰的演变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六、窄脚牛仔裤
1873年,李维和雅克一起为牛仔裤上所用的“撞钉”申请了专利,并且开始在三藩市生产钉上铜铆钉的工作裤。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牛仔裤诞生了。以工厂编号501命名的Levi’S 501,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标牌。501缩水后依然十分合身,极受当时工人们的欢迎。因此,也有人把Levi’S牛仔裤看作是有助于建设美国梦的产物。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国大地,服装的变化成为改革开放最直观的信号。1979年,《中国青年》杂志发表《谈引导——从青年人的发式和裤脚谈起》:“头发的长短、裤脚的大小和思想的好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再后来美国大片《霹雳舞》登陆中国,紧身牛仔裤迅速成为“时尚青年”的典型服装。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牛仔裤以其实用性和时尚感为社会各界广泛接受。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人的服饰款式单一,颜色基本上是蓝色或军绿色。牛仔裤在腹前开叉,被认为“不男不女,颠倒乾坤”和“盲目模仿西方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等,穿牛仔裤走在街上甚至可能会遭遇“剪无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牛仔裤以粗犷自然、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风格受到普遍欢迎。今天,牛仔裤已经风靡中国,成为男女老少衣橱里最常见的休闲服饰。
七、西装
西服也称西装,从广义上,应指“西式的”、“欧美的服装”。但在我国,人们多把有翻领和驳头,三个衣兜,衣长在臀围线以下的上衣称作“西服”。这显然是我们对于来自西方的服装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