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那个年代的春节之六十年代:广阔天地过春节(2)

2010-01-30 16:5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买个月份牌,添几张写春联的梅红纸,扎一只红纱灯,新一年的向往就 在挑挑拣拣中开始了。 ■年话 老礼全都放一边 不少单位在大年初二组织团拜,领
  买个月份牌,添几张写春联的梅红纸,扎一只红纱灯,新一年的向往就 在挑挑拣拣中开始了。
  ■年话
  老礼全都放一边
  不少单位在大年初二组织团拜,领导们倡议“四要四不要”
  “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时钟敲过除夕夜12点,有工作的子 女常常这样给父母拜年。
  按照风俗,除夕和初一全家团圆不出门,到了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探望父母,大家也出门给亲戚朋友拜年。
  鞠躬拱手的老礼不时兴了,“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不时兴了,见面 只是互相点点头道声“过年好”或“春节好”。
  小辈儿人给长辈磕头拜年的规矩也不时兴了,一般都是提着半斤蛋糕或 点心盒子,或送张改良的新年画。
  不少单位在大年初二组织团拜。大家坐在一起开个茶话会,领导们倡议 “要讲科学,不要封建迷信;要勤俭持家,不要铺张浪费;要参加正当文娱 活动,不要到处游荡;要坚持生产工作,不要班前喝酒”的春节“四要四不 要”,散会后还能用小手绢包回点儿花生瓜子给孩子。
  买张图画纸或道林纸,用彩笔画些风景花草,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 上”、“工作好,学习好,身体好”等字样,一张标准的贺卡就做好了,送 给老师或要好的朋友,大家都珍惜得不得了。
  ■年乐
  红红小鞭论个放
  一挂100响,从初一放到十五,每次只舍得揣10个出来过过瘾。
  “穿新衣,放花炮”,春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攒了一年的布票变 成红色、蓝色的灯心绒或小碎花布,再忙碌、再手笨的妈妈也要踩着缝纫机 “嗒嗒嗒嗒”地干到深夜。初一早晨醒来,孩子们的枕头边保准都平平整整 地放着一套新衣。平时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小了老二穿,过年了,多困难的家 庭都要想办法给每个孩子做身新衣裳,哪怕是旧衣服翻改的也好。
  穿好新衣服,等不及吃早饭,孩子们就跑到院子里撒欢了。左手举一小 截土香,右手忙着从兜里往外掏小鞭。红红的半寸来长的小鞭可是宝贝,家 里统共给买了一挂100响,从初一放到十五,每次只舍得揣10个出来过过瘾。 藏在家里的小鞭如果被兄弟姐妹发现了“偷”走几个,父母们就成了难断家 务事的糊涂官,只有许诺“再买一挂”才能安抚孩子们的哭声。到了晚上, 全院子的人都出来看放花,孩子们手上提的小灯笼有五角星的,也有宫灯式 的,星星点点煞是好看。你家的“老头乐”喷出满天花雨,我家的“火树银 花”也不逊色,他家的“螺丝转”、“耗子屎”蹿进人丛,激起一阵阵笑闹 声。劳动人民文化宫、北海、陶然亭等公园里熙熙攘攘,免费开放三天使人 们游兴大发,故宫、自然博物馆、动物园,要逛的地方真不少。买得起票或 单位发票的人们还可以到大华电影院看立体电影,去工人体育场看马戏。如 果有兴致,厂甸也是个热闹的去处。

(责任编辑:记忆海蓝)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