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四库全书》影印热(3)
2010-07-30 16:03
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希望自己珍藏的图书影印出来,以利妥善保存底本,而以影印本为读者服务,扩大影响。 四、利益驱动 出版社是企业,理所当然地要
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希望自己珍藏的图书影印出来,以利妥善保存底本,而以影印本为读者服务,扩大影响。
四、利益驱动
出版社是企业,理所当然地要考虑经济效益。特大型出版项目,较之小型项目,单位时间、工作人员的生产效率自然要高得多,形成的码洋也大得多。所以,虽然大项目必然伴随相应大的风险,但是成功之后则可能有高额回报,可谓挡不住的诱惑。而且,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销售可观,也为特大型出版项目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上述四个原因,前两个基本上是客观的,后两个则注入了强烈的主观因素。
影印热区别分析
因为各项影印实施的动因、意义和价值各不相同,所以逐一条列分析。
上海古籍出版社《文渊阁四库全书》重印本重印的起因是配套需求,而一个偶然的机遇加快了项目的实施:菲律宾华商陈永栽先生(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订购130套,并将以陈延奎基金会(以陈永栽之父命名)的名义捐赠给菲律宾的华人学校。
重印时针对旧版存在的两个缺陷(没有明确《文渊阁四库全书》底本的收录范围;部分打乱了底本原有的书籍排列顺序)修订了《四库全书目录索引》,向读者说明:《文渊阁四库全书》的收录范围是从《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到《中原音韵》,附入影印本的《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考证》不属于全书;底本实际排列顺序应该是根据“四库全书分架图”(新一版《四库全书目录索引》表格增加了“分架图位置”一栏,标出每一书种所在分架图中的部、架、层、函,并一一标出影印本与底本排序不合之处)。
鹭江出版社《文渊阁四库全书》线装影印本以线装本形式实施《四库全书》全部的影印,确为首创。不过,该社策划这一项目似考虑欠周,不免走入误区,也误导了读者。该社宣传中说要以传统的形式、工艺体现原书原貌。线装本固然是古籍的传统形式,也需要用传统的工艺制成,但是,《四库全书》原书装订形式并不是线装本,而是压钉纸捻包背装。该社还专门制作了七套供拍卖的特藏本,每册加盖了“文渊阁宝”和“乾隆御赏”印章。保存至今的当时皇帝用印固然极其珍贵,但是,《文渊阁四库全书》原书,一般是每册首盖“文渊阁宝”,末盖“乾隆御览之宝”;少量嘉庆时期编成之书,卷首印章同前,卷末则改盖“嘉庆御览之宝”或“嘉庆尊亲之宝”,似从未见加盖“乾隆御赏”。这是两个稍加考虑就不会出现的失误。
商务印书馆《文津阁四库全书》影印本这是《文津阁四库全书》的首次全部影印,意义重大。《文渊阁四库全书》已影印在前,至少有两点可以借鉴:一、出版了仿真本《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四种》,一依原书尺寸、色泽;朱栏墨字(图);责任馆臣署名,每册前扉页里右下一人贴一黄签、后扉页里右下直接印出;压钉纸捻包背装,经史子集四部分别为四色绢面;宣纸影印。缩印拼合的影印本利于实用,仿真本则向世人展示底本直观原貌。二、拆书影印。底本装订规格统一,纸质优良,纸捻比较容易取出和复入。当时聘请富有经验的专门人员,拆书后立即复制,复制好立即装订复原,书不出库,复制有条不紊。拆书整叶复制,中缝清晰整齐,杜绝了不拆书复制容易导致半叶错拼的隐患。现在,图书馆一律反对拆书,理由是保护图书。可否考虑向台湾同行取经,了解《文渊阁四库全书》复原情况如何,再作决定?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编委会中有台湾人士,了解情况当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