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罗万象的《四库全书》
不了解《四库全书》的人,想必光听着一串数字就足矣对其肃然起敬。这部丛书内容是十分丰富,包括4部44类66属。分经、史、子、集四部,各类目之下又有细分。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的各种图书。编纂工作历时将近二十年,集众家之所成,可为贯穿古今、包罗万象。乾隆皇帝为编此书,特意开设“四库全馆”。设总纂官、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约400余人。其中不乏当时社会上的名人学士,如:以纪昀、陆锡熊、戴震及姚鼐等。
历经风雨“南北七阁”
《四库全书》著成后,又建造“南北七阁”贮藏此书:即北四阁,又称内廷四阁:北京故宫内的文渊阁、京郊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奉天故宫的文溯阁;及南三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西湖圣因寺的文澜阁。不同的是,北四阁藏书基本为皇家御用,但南三阁则可以对百姓公开,江南文人学子趋之若鹜。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北四阁被焚毁,文源阁本也随之付之一炬;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现藏甘肃省图书馆,近些年对这部书是否要归还沈阳,甘肃、辽宁两省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文津阁本于上世纪50年代由中国政府下令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相比之下:南三阁就没那么幸运了: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现在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实习编辑: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