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先秦诸子的“救市”之争(一)

2009-03-25 17:0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易中天
先秦诸子作为当时的 “ 救市者 ” ,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又给我们留下什么遗产呢? 牛年的到来,让我想起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最牛的时代,这就是春秋战国。

——先秦诸子作为当时的“救市者”,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又给我们留下什么遗产呢?

牛年的到来,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历史上最牛的时代,这就是春秋战国。中国的春秋战国,属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谓轴心时代”。什么叫“轴心时代”呢?就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在世界各地,各文明古国和民族里面,产生了一批极其优秀的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世界,其中包括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包括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包括以色列的犹太先知,也包括我们中国的孔子老子等等。这个时代是世界文明的黄金时代,也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是我们民族思想文化的鼎盛时期,我们称之为民族思想史最牛的时代。

那么我们要问,春秋战国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时代呢?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当时社会需要“救市”。

“救市”可能成为2008年一个重要关健词,而春秋战国恰恰面临同样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孔子东奔西走,周游列国,四处碰壁。曾经有人问孔子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到处说服诸侯同意他的政治主张,孔子回答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很清楚,如果天下太平,秩序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就用不着出来搞改革。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先秦诸子出来争鸣,就是为了“救市”。因此,我把他们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称之为“救市者的遗产”。

先秦诸子作为当时的“救市者”,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又给我们留下什么遗产呢?

当时的社会情况和社会制度,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自己头顶上是天,天下面是地,也叫做“天下”。当时的天下,是我们中国人认识所及的范围,并不是现在的全球。但在中国人心目中,就是全世界。所以“天下大治”,就是指整个世界秩序井然。那么,当时的“天下”,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是整个“世界”有一位最高领袖,叫“天子”,他拥有的范围是“天下”。然后天子把天下分出去,分到各个“国”,这就叫“建国”。每个国有一个国家元首,叫“诸侯”。诸侯从天子那里得到一定数量的人民和土地,建了“国”,又把国再分一次,分给大夫,叫做“家”。这就叫“立家”。天下,国,家,当时是这么分。也就是说,当时的天下,全世界是总公司。总公司有一个总裁,叫做天子。请注意不是董事长。在中国人的观念当中,董事长是“天”。天作为董事长授权总经理管理天下,这个授权在中国古代就叫做“天命”。如果董事长决定要撤换总经理,那就要进行“革命”,也就是“革除天命”。总之,天下相当于总公司,国相当于分公司,家相当于子公司。这是一种层层转包,三级分权的制度。这个制度,就叫做“封建制度”,严格意义上的封建制度,也叫“邦国制度”。在这样一种制度下,如果总公司、分公司、子公司都各自发展,严格保持这样的三级管理局面,就叫做“天下有道”。相反,春秋战国的情况则是,子公司变得比分公司还牛,分公司变得比总公司还牛。子公司里面,白领又变得比老板还牛。这在当时,就叫“天下无道”,也叫“礼坏乐崩”。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