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纵横捭阖:读《战国策》张仪(3)

2009-04-29 13:2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楚国一泱泱大国,任凭张仪一人置如棋子,左右摆布,玩于掌股之中。楚君胸乏主见,六神无主之昏状,可见一斑。 张仪之齐助楚攻秦(选自《战国策 秦

楚国一泱泱大国,任凭张仪一人置如棋子,左右摆布,玩于掌股之中。楚君胸乏主见,六神无主之昏状,可见一斑。

张仪之齐助楚攻秦(选自《战国策 秦二》卷四)

楚国之败,其因众多。人才不得用,友邦不得交。见异思迁,摇摆不定,鼠目寸光,患得患失。以致众叛亲离,孤寡无援,诚信尽失,名誉全毁。反观张仪之言,不在计策高明,而在正中对象。

战国时期的楚国诞生了屈原这么一位智者圣贤,也成就了怀王这么一位无道昏君。真乃天意使然,造化弄人。君昏则臣庸,千古恒定之理。纵观张仪说辞上下,无非花言巧语,瞒天过海之骗术集合。开门见山,“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一席恭维谄媚之词,说得楚王如痴如醉。接着,便抛出诱饵,只要大王能绝齐联秦,百里弥望良田便唾手可得。此外还可与天下第一强国秦国结好,又可逼服齐国,简直是一石三鸟之神策。如此不切实际之幻想,楚王竟奉为之上,着实令人哭笑不得。

楚王糊涂,然而满朝文武,众司百官,却只有陈轸一人头脑清醒且敢于直谏:“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毫无疑问,理由充分得完全不容置疑,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一是因为楚国是大国,且楚国又与另一大国齐国结盟,如此一来,双方均势,使得秦国不敢对楚齐轻举妄动。因此楚齐乃命运攸关的相互依存之国,唇亡齿寒,必须紧密团结方可维生,一旦分离比先后为秦国所亡。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就算要与齐绝交,也要先得土地而后再绝,一来测试秦王诚意,二来可以土地补偿绝齐损失。这样先毁盟邦而又不得实利,犹如与人左右翻脸,开罪两方,陷自己于死地。结果楚王偏偏真的鬼迷心窍,逆耳忠言被束之高阁,硬着头皮往南墙上撞。一再行令亲者痛仇者快之蠢事。首次受骗后又一时冲动,感情用事,擅动干戈,发兵伐秦。此举秦国早有准备,正中下怀,结果楚军一败涂地,六百里地没捞到,家底倒是输得精光,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楚王乃一国之君,万乘至尊。然其昏庸糊涂令人不堪想象。君臣上下,争相自欺欺人。一错再错,错上加错。对己来说导致身败名裂,客死异乡。对人来说酿成社稷之祸,万民之危。贻笑大方,耻于后世。呜呼!悲哉!

(责任编辑:诚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