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读《庄子》悟道: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活得逍遥自在?(2)

2009-05-18 12:1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西门杏庵
哲学界有个说法叫“逍遥学院”,通常认为就是“亚里士多德学派”,传说亚里士多德经常边散步、边给弟子讲课,所以有此美名。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

哲学界有个说法叫“逍遥学院”,通常认为就是“亚里士多德学派”,传说亚里士多德经常边散步、边给弟子讲课,所以有此美名。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我们中国的孔子几乎是同时代人,都主张将世界规则化、秩序化。

我们的中医中有个方剂,叫逍遥散(见《和剂局方》),用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甘草研末,加生姜等,水煎服。功能疏肝健脾、养血调经。这逍遥两个字,就来自庄子。“逍遥散”,你瞧瞧,这个方剂的名字起得多好。吃了保证你逍遥,心理已经安慰你了,好了一半了。所以中医里面有哲学,有经典文化。记得佛教中有一个“梓中宝藏”的故事,讲的是一位老人,在自家房下的地窖里藏了很多无价之宝,心想万一某天家道中落,子孙后代凭着这些财宝还能复兴祖业。许多年后的一天,这座年久失修的宅子突然失火,屋毁梁倾,子孙们弃屋而逃,流落他乡。因为他们不知道,废墟之下,藏着祖宗留下来的传世宝物。

中国的好东西,老祖宗那里多得是,关键是要继承下来,这是个问题。如果我们连古代的语言都看不懂,那怎么继承?

媒体报道说,最近“国学”热。按照古人的说法,“热”就出问题了,就不是好事了。人一发热,就可能是感冒了,要吃药打针了,要尽快治疗了。“国学”发热怎么办?同样要诊断了。即使在科举考试时代,“国学”也从来没有热过。经典文化在那里放着呢,为什么要去炒热、让大家看热闹呢?看到网上那个号称孔自第若干代子孙的那个女大学生,穿着暴露的衣服,骚首弄姿,居然被冠以“国学辣妹”,如果孔子再世,不破口大骂才怪哩。

什么叫“国学”呢?“国学”有许多寓意,现代一般都理解成文、史、哲,史学、文学,都很明确,小说、诗歌在那里放着呢,没有人怀疑中国没有史学、文学,问题出在哲学上。按照西方的定义,中国是没有哲学的,这一点争议比较大。这个问题留给学者去讨论好了,我们继续我们的讲座。

“哲”这个词较早出现在尚书里,“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后人根据这句话编成一个成语:明哲保身。由此可见,古代就有哲人一词。“哲”在中文的里意思是“智慧”。古代的哲人,有点接近于圣人,像尧舜禹这样的人。“圣”字在古代写作“聖”,上面的“耳”代表听天意,“口”呢?意思是传达天意。

在古希腊时代,人们认为哲学是一切学科的学科,就是第一学科,百学之学。由于谈论的人很多,所以有咖啡馆哲学之说。

庄子哲学可不是咖啡馆哲学,庄子的影响也多是在士人和官员中间,对于一般的工商阶层,关心庄子的并不多。但无论你关心与否,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文化受庄子的影响太大了,很多人碰到不顺心事情的时候,比如失恋、失业、被老板骂了、仕途受阻、炒股亏了钱,都会不由自主地到庄子开的药店,买了一剂“顺其自然”药来调剂心情,告诉自己一切都是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