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为人方便而设,自性能生万法,万法皆通自性。见性悟道已,万法是空幻。虽说万法是空幻但人生在世,不可弃境,弃境则非人也,如死草枯木。此世为人,当有为人之责任义务,觉悟了便有了大智慧,用此大智慧去除“贪嗔痴”三毒,消灭妄想执着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生活品质,故而有“学佛不一定出家”的说法,佛者“觉”也,学佛就是求觉悟,觉悟以后再通过修持自然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自在无碍”、“圆融通达”,这才是目的——为人之目的。
《大学》之“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诚非虚言也。“得者,德也”。老子言“失道而后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道是先天地所生的,道生天下万物,与“万物唯心造”颇有相通之处,在天为道,在人为德,德来源于道,但已不可能是道的全体了,肯定有所偏颇,所以人生在世,不可能做到道的全体,所以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
人生在世,可以悟道,但总须修持,道终不可得也,知行合一是永远都做不到的,见性、悟道可行,得道、成佛身后事也。道不可分,强为之分,曰天道、人道。天道难尽,人道可尽,人之为事,尽人道(德)步天道是也。
(责任编辑: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