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读《史记》:被滥用的李陵(二)

2009-08-07 11:02
来源:一元一 作者:佚名
这真是血的教训,千古之后仍然有效:如果你的老板雄才大略、颇似汉武,那么千万不要在接受任务的同时让老板对你“壮之”,否则处境很危险,后果很严重。

这真是血的教训,千古之后仍然有效:如果你的老板雄才大略、颇似汉武,那么千万不要在接受任务的同时让老板对你“壮之”,否则处境很危险,后果很严重。

当然客观地说,那些被汉武帝“壮之”的臣子未必就不了解这种历史悲剧的必然性,——只是如果不迎合刘彻“壮之”的趣味就可能永远没有上位的机会,结果只有碌碌无为,毕竟这些被“上壮之”的人们都载入了史册。这就是所谓的有得必有失,或者“出来混早晚要还”。与其他被“壮之”的人们不同,李广利是这些被“壮之”过的人臣里面地位最高的一个,当时武帝对他培养和宠信已经达到了当年卫青、霍去病的程度。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人之下的宠臣也要如此决绝地孤军深入,不知道是因为自己脑子不好使,还是晚年的武帝急切地需要通过“壮之”来体验一下本来属于青春期的激情刺激。

从《史记 匈奴列传》中对李广利远征右贤王的战绩来看,李广利也并不完全是草包一个,在遇到右贤王以后,李广利“得胡首虏万余级而还”。如果李广利能顺利归来,凭他斩首匈奴万余级的业绩,也完全可以和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了,武帝一高兴没准就封个大将军给他当也未可知。可以想象当时不仅武帝刘彻希望自己的大舅子李广利能成为第二个卫青,恐怕就连李广利自己也把卫青当成了自己的偶像。然而匈奴不给他这个机会,于是带着一万多颗血糊里拉的匈奴脑袋的李广利遭到了匈奴优势兵力的合围,这实在是一件很恶心很狼狈的事。从《史记》中的描述来看,在李广利痛击右贤王部的时候,匈奴单于未必就没有能力救援,像李广全军覆没后卫青奇袭龙城一样,右贤王也是单于的一个棋子,其作用就是消耗敌人。兵家的常识是“毙敌一万,自损八千”,可以想象遭到李广利痛击而又无路可逃的右贤王必然是困兽犹斗,因此获得斩首万余级的李广利必然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来换取这样的战绩。就在李广利和他的手下美滋滋地数着匈奴的脑袋,在心里盘算着自己将要得到的封邑户口的时候,匈奴主力出现了,刚经历一场恶战的李广利还没来得及安顿伤员和修养整顿就遭到了以逸待劳的匈奴主力的合围。带着一万多颗匈奴脑袋的李广利跑不了了,部队损失了六七成的兵力,眼看危在旦夕。虽然武帝已经“壮之”了李广利但是李广利毕竟是自己的大舅子,又是这次军事行动的绝对主角,所以还是舍不得让李广利马上当烈士,——大戏还没有收场,如果这时候男主角李广利先挂掉,对导演刘彻来说实在是很没面子的事。

于是武帝派出了因杅将军公孙敖从西河出击,与强弩都尉路博德在涿涂山会师,然后去救援倒霉的男主角李广利,企图把李广利从匈奴的重兵包围当中捞出来。然而这两个配角的救援行动似乎很不成功,“毋所得”。我们知道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不用说,武帝刘彻既然能为了天马兴师动众早就以自己的意志为天意。再看看地利,根据史学家的考证当时李广利打击右贤王的天山并不是现在新疆的天山,而是南祈连山,位于今天的甘肃和青海之间。因杅将军公孙敖出击的西河就是现在宁夏和内蒙古之间自南向北流向的黄河,而公孙敖和强弩都尉路博德会师的涿涂山位于新疆。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次救援有点舍近求远,不知道是因为距离李广利最近的敦煌、酒泉方向已经遭到匈奴的重兵围堵还是因为公孙敖和路博德企图从背后突袭匈奴,总之这次救援路途遥远,所以救援的难度的确难度很大,“毋所得”似乎也在情理当中。再看人和,公孙敖和路博德是在屡次汉匈战争中靠奋力拼杀成长起来的老将,而李广利因为自己妹妹的关系一下子就爬到了公孙敖和路博德的头上。从人情世故来看,公孙敖和路博德和李广利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战友感情,甚至很有可能在内心深处存在等着看皇帝大舅子笑话的打算。况且从重兵包围中捞出来李广利是一件玩命的事,弄不好就成了烈士,弄好了自己最多也就是最佳男主角。所以公孙敖和路博德对冒死救援李广利这件事主观上实在是感到很无奈又很无聊,但是既然老板刘彻下了命令,两位老将当然要执行。

于是大军出塞绕了一大圈没有找到李广利遭到包围的地点也就非常合理了。公孙敖和路博德及时向老板刘彻汇报了救援的情况:捞得出来捞不出来是能力问题,有没有认真去捞是态度问题。从表面上看公孙敖和路博德的态度是非常端正的,救援贰师将军李广利的热情也是非常高涨的,而这种态度和热情是一定要让老板刘彻看到的。本来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不仅跟李陵毫无关系,甚至也怪不到公孙敖和路博德头上,李广利要是死在乱军之中公孙敖和路博德最多也就是没有及时赶到救援,既然当初李广利敢孤军深入也就没打算让人救援,发生了这样的意外武帝也只能把李广利风光大葬。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