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余怀词作鉴赏:念奴娇·和苏子瞻(2)

2009-08-17 15:44
来源:一元一 作者:佚名
另一个名头不亚于严光的隐士当数东晋的谢安。但与严光一隐到底的立场有所区别,谢安是先隐后仕。《晋书·谢安传》云:“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

另一个名头不亚于严光的隐士当数东晋的谢安。但与严光一隐到底的立场有所区别,谢安是先隐后仕。《晋书·谢安传》云:“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就是这么一段轰雷掣电的诤言,说得谢安如梦方醒、慨然出山,竟做出一番震烁天地的事业。也许象严光一样觑破红尘的隐士终归寥寥无几,大多数的隐士若非怀才不遇,还是极愿象谢安一样为国家黎民尽份心,出把力的。“岂少名山宇宙间,地因人胜说东山。” 位于浙江上虞境内的东山为谢安未遇时的隐居之处,“高卧东山”既是一种豁达的放任,也是一种志在千里的等待。

就余怀的情况而言,他当然不是谢安式的定国安邦的人才。余怀以布衣终身,崇祯壬午年间曾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那是他唯一的一次凡心大动。落弟之后虽也一度“愤郁成疾”,但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从此绝意仕途。他口中的“卧东山”当无欲擒故纵的姿态,而是一种真隐士真风流的写照。非但如此,作者还要“白眼看他世上”!“白眼”出自《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狂童之狂也且,这阮籍可真狂得标新立异啊。 “青眼”指的是正视,而“白眼”呢,连解释都是多余,翻白眼谁不会呢?然则千年以前却要另当别论了。以翻白眼表示极端的厌弃轻蔑是阮籍独具匠心的一项创造发明,我们沿用至今也没想起向他道声谢或者致个敬。如果说阮籍“以白眼对之”还仅限“礼俗之士”,余怀却将这个范围扩大到了“世上”,对整个世界都看不入眼。这样居高临下的口气,这样落落寡合的神情,是因为他的时代要秽于阮籍?是因为他的遭遇要哀于阮籍?

但他又还不是歇斯底里的悲观。“老子一生贫彻骨,不学黔娄模样。”此话虽有些言过其实,且喜只为幽默起见。黔娄者,春秋齐国之高士也。昔有齐鲁二国争聘黔娄,娄不为所动,宁可守穷隐居,以至弃世之状至悲至惨。西汉刘向《列女传·鲁黔娄妻》记载:“黔娄死,曾子往吊,见以布被覆尸,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穷得找不到一块足尺够码的裹尸布,怪不得汉语大辞典上有“穷形极相”一词,莫不是专为黔娄这样的贫士备用的?可他澹心余子叫个什么穷呢?余怀一生虽无 “正式工作”,可他活到老年犹能征歌选曲,跳入粉黛围、流连莺花队,如无丰腆的家产作后盾,他拿什么来填塞这胃口奇大的销金窟?有人据此猜想余怀的老爹是个阔得没法说的富商,余怀则是个倜傥不羁的豪门浪子,说白了就是月光下的啃老族。日子过得红火滋润,与贫彻骨可是沾不到边。何以余怀如此自谦呢?大概因为总用老爹的钱,用得也不是那样理直气壮心情愉快,而他本人的经济收入能力跟黔娄倒还真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的距离。说 “不学黔娄模样”,表面上仿佛在为自己穷有所靠、穷不至死而沾沾自喜,本意还在为普天之下贫苦失业的贤人辛酸一笑。

然则不学黔娄模样又作什么模样呢?“醉倒金尊,笑呼银汉,自命风骚将。”词人三言两语已描就真容。“醉倒金尊”是他的最痛快处,“笑呼银汉”是他的最开怀处,“自命风骚将”是他的最得意处。三者合一便是他纯纯粹粹的自我。

“楼高百尺,峨嵋堪作屏障。”这样的自我还须登上百尺高楼才能尽得展示。“峨嵋”即我们熟知的西蜀峨眉山,以山势“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得称。果真词人醉倒金尊乎?怎么前面说到“东山”,这里却又平白里造出个“峨嵋”来?难道朝卧东山暮归峨嵋,才隔短短数语便由浙至蜀,是美其名曰“轻舟已过万重山”,还是恶其名曰“飞越疯人院”?如此苦钻牛角尖地问来不免痴愚。管他东山也好,峨嵋也罢,总之是座意想中的名山便是深得词人之心了。“屏障”是为屏风,天然名山胜锦屏,可为自己挡尽尘俗的袭攘。

可惜这样一个青山白云多自在的世外高人终难做到了无牵挂。吾真真不能忘汝也,我的理想,我的国家。“追想五十年前,文章意气,尽淋漓悲壮。”五十年前词人尚未降生,那是一个雨横风狂的年代,那也是一个英发有为的年代。东林党人文章激扬抨击弊政,在朝野内外形成一股磁力巨大的强流。谁说“书死文章老雕虫”?谁道“文章何处泣秋风”?东林伯仲,他们为天下文士塑立了一座正气浩然的丰碑。文士洁身爱国且守志不移,情至深处则必当淋漓悲壮。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