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百话:张祜《诗十首》(4)
2010-01-25 14:19
杜牧有一首《酬张祜处士》诗: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
杜牧有一首《酬张祜处士》诗: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此诗首联将张祜比为建安七子,曹植、刘桢都待他指挥。颔联将令狐楚举荐张祜比之为孔融举祢衡。蒯通是齐国辩士,用邻妇乞火之喻劝说相国曹参重用贤士东郭先生和万石君,杜牧因无人在宰相元稹面前为张祜说好话,所以说“乞火无人作蒯通”。颈联上句说张祜只能长在梦里登上北极楼台,而终生飘流在西江波浪中。结联就赞扬他的宫词,“故国三千里”,虽然六宫宫女都在唱,对他却毫无效益。从杜收此诗,可以知道这首宫词,虽然在今天看来,并没有什么出众的好,但在当时却为三千宫女所热爱,因为它写出了她们的怨情。杜牧的性格和诗风,很多地方和张祜相像,他对元稹、白居易的忌才轻士,愤慨不平,因而为张祜写了这首诗。后来郑谷作诗寄酬高蟾,便说:“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唯应杜紫薇。”以为只有杜牧是张祜的知己。
张祜中晚期的诗格,显然有了变化。他有许多题咏名胜、史迹,和献呈将相的诗,都用五、七言律诗或排律的形式。特别是他每到一寺,必有题诗。吴越间著名佛寺,差不多都经他品题了。《题润州金山寺诗》是为许多选本所采录的:
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这首诗第二句有两种文本。《文苑英华》、《三体唐诗》、《嬴奎律髓》、《唐诗品汇》均作“微茫水国分”。似乎宋人所见多如此。但现在新印出的蜀刻大字本也是南宋初的传本,独作“超然离世群”,也不似后人所改。从诗意看来,“一宿金山寺”以后,应该是感到自己“超然离世群”了。这一句与尾联上句“翻思在朝市”相呼应。如果用“微茫水国分”,那就接不上第一句了。
对于这一首诗,历代评论很不一致。方回《瀛奎律髓》说:“此诗金山绝唱。”沈德潜《唐诗别裁》却说:“此公金山诗最为庸下,偏以此得名,真不可解。”这是两个极端的评品。宋人认为是绝唱,而清人认为是最庸下的作品。这一案,我们该怎样裁判呢?
此外,对于中间二联,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赞赏其颔联,有人赞赏其颈联。但对结句,几乎一致认为已堕入张打油诗格了。
我以为这首诗中间两联都不坏,描写屹立于江心的古寺很是贴切。但两联平列写景,承上而不启下,尾联便觉孤立。如果第二句用“微茫水国分”,则“翻思”二字尤其觉得没有来历。至于结句,实在庸俗,无可辩解。张祜诗犯此病者,还有不少。大抵功夫都费在中间二联,结尾便无收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