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梦录》中有两首诗,一首是七言绝句《春阳曲》。一首是五言律诗《西施挽歌》。这篇传奇小说记录了两个人的梦。一个是长安将家子弟邢风,梦中遇到一个吟诗的美女,邢凤要求看她的诗卷。美人就将诗卷给他看,并允许他可以抄传一篇。邢凤就抄录了第一篇《春阳曲》,其词曰:
长安少女踏春阳,何处春阳不断肠。
舞袖弓弯浑忘却,罗衣空换九秋霜。
另外一个梦是诗人姚合讲的。他说,元和初年,他的朋友王炎梦见自己在吴王宫中,碰上西施葬礼。吴王非常悲悼,命臣子中的词客作挽歌。王炎也作了一首进呈,吴王甚为嘉奖。诗曰:
西望吴王国,云书凤字牌。
连江起珠帐,择水葬金钗。
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
春风无处所,悽恨不胜怀。
“踏春阳”是当时流行的一种跳舞,又名“踏阳春”。弓弯是仰身折腰如弓的舞姿,传奇文中有说明。大约这种舞姿是当时新流行的,故邢凤不懂。全诗的意义有美人迟暮之感。在春天这种断肠天气,长安少女都在跳“踏春阳”舞。到了秋冬,罗衣都已换掉,舞袖弓弯也都忘却了。
《西施挽歌》起二句不甚可解。为什么说“西望吴王国”?似乎以越国人的身份来哀挽西施。“云书”是一种像云一样的篆文书写的凤字牌。但“凤字牌”是什么东西,我也讲不出。可能是古代举行葬礼时的一种铭旌之类的东西。西施的传说,以为她是投水而死的,所以挽诗说:沿江设置帐幕,挑选一处水清且深的地方为西施下葬。“满地红心草”一联是写吴王宫中的西施住处。结句说:这里已没有春风了,所以感到非常悽恨。春风是象征西施生存的时地。
这两首诗,沈亚之的诗集中都没有收录。《全唐诗》把它们编在第三十二卷“梦诗”类中。一首的作者是邢凤,另一首的作者是王炎。但《异梦录》是沈亚之所作传奇文,其中的人物,有虚构的,也有借用的。《春阳曲》是邢风梦中所遇一个美女的诗,也不能算是邢凤所作,况且邢凤这个人,也可能是虚构的。《西施挽歌》是姚合的朋友王炎所作。姚合虽是沈亚之的诗友,但他是否真讲过这个故事,王炎是否实有其人,这些都是疑问。我以为从这两首诗的风格看来,它们肯定还是沈亚之的手笔。因此我在这里提出来,把它们归还给沈亚之。
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八日
【补记】
张祜亦有《送沈下贤谪尉南康》一首,未及录入,今附于此。诗云:“秋风江上草,先是客心摧。万里故人去,一行新雁来,山高云绪断,浦迥日波颓。莫怪南康远,相思不可裁。”
(责任编辑: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