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岭】道家思想在这里形成(4)
2010-02-21 14:37
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先祖,老子学说开始大行其道。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唐玄宗下诏,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老子诞辰,并确定这一天为全国假日。 东
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先祖,老子学说开始大行其道。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唐玄宗下诏,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老子诞辰,并确定这一天为全国假日。
东汉末年,中国历史又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刚刚享受了四百多年和平阳光的华夏大地,再次陷入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动荡之中。
这时候,又有人把目光投向了老子。
这一次想起老子和《道德经》的,不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也不是独霸一方的诸侯,而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第八代孙张道陵。
在汉末,江苏人张陵,后称张道陵者,在鹤鸣山,相当于成都大邑这个地方,创五斗米教,有大规模体系的道教在中国出现了。
公元191年,获得汉中控制权的张鲁接手五斗米教后,开始奉老子为太上老君,作为道教至高无上的尊神,供教徒朝拜。
就这样,那位在函谷关前为人类留下充满哲学智慧光芒的老子,这时被捧上了神圣的宗教祭坛。
老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在汉代开始尊奉老子为祖师,并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教义理论最高经典,道家由老子在春秋末年创立,而道教则形成于东汉末年。经过几千年的历史传承,道家哲学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之一;而道教这棵枝繁叶茂的文明之树,也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可以这样说,道家历史先于道教而存在,道教学说则以道家思想为源头而创立。
有些道教学者,由于把《老子》和《庄子》作为道教经典来讲……在注释和研究过程当中,又把道家研究推进了一步。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的话,在汉魏之后,道家和道教形成了一种枯荣与共的这么一种关系。就是你发展我也发展,你衰我也衰。
《史记·老子列传》中始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这是老子著书立说的最早记载。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道德经》最早的古本,是1994年湖北荆门发现的竹简《道德经》,它成书于公元前300年以前,比1973年长沙出土的马王堆帛书还要早100多年。
正是两千多年前,尹喜与老子在秦岭山下的结缘,使《道德经》这部伟大的著作从这里得以流传,这一切都为秦岭这座看似普通的大山平添了不同凡响的豪迈,也注定了秦岭与中国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相交相融的历史夙命。
再向前追溯,这个秦岭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我们中华民族刚生成时候的蓝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文化。所以这个秦岭文化,它称之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一点都不为过。
拨开历史的云雾,博大宽厚的群山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摇篮,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500年前,就在老子宣讲《道德经》的地方,如今早已是人去楼空,只有那巍巍秦岭,青山依旧,宁静安详。
(责任编辑:胜地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