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大地的天体营

2010-06-07 14:39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作者:沈苇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仅次于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被叫作“死亡之海”。斯文·赫定将它翻译为“进得去出不来”,而维吾尔语的解释却是──“古老的家园”。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大地的天体营
32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仅次于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作为一个“文明的大墓地”,在上个世纪初,塔克拉玛干一度成为世界性的探险乐园。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塔里木盆地挖掘出的宝物,至少收藏在全球十几个国家的博物馆里。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文化宝库。沙漠吞噬了不计其数的城镇、村庄,吞噬了生命、传奇和细节,但留下了废墟和遗址,留下了遥远的回声、零星的记忆和无限的遐想。楼兰、尼雅、小河、米兰、热瓦克、丹丹乌里克……这些著名的古城记录了丝绸之路的繁华和兴盛,并且经过了时间之手的精心打磨而熠熠生辉,成为大荒中的火种,重新播进人类的心田。有翼天使壁画、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罗马柱、印度佛像、楼兰美女……这些地下出土的信息透露:这里是地球上惟一四大文明交融的地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大地的天体营
在塔克拉玛干,大地敞开了怀抱,无遮无拦地袒露着自己
 
无论是地理的、生态的,还是心理的、象征的,塔克拉玛干都是一幅可怕的地狱图,令人心惊胆战,恶梦联翩。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作“死亡之海”,硗瘠和荒凉是沙漠的主宰,最可怕的是缺水,更可怕的是它的一望无垠,对于疲惫不堪形容枯槁的旅行者来说,它似乎永远没有一个尽头。而沙尘暴一旦形成,就呼啸着,咆哮着,遮天蔽日,其威力能把大地连根拔起,它的狂暴正是“上帝的愤怒”……倒毙在沙漠里的人、马、骆驼变成了一堆堆狰狞的白骨,秃鹫在高空盘旋,不停地寻找动物腐尸,一只荒漠狐蹲伏着,鼻子还留着几小时前猎物的鲜血,蜥蜴为了躲避袭击,用松散的沙子隐藏自身,一只母蝎背负一窝小蝎急窜,而狼蜘蛛面如鬼怪,八只眼睛中两只打盹,其余六只闪着吓人的光芒……然而这一切并未吓退人们跃跃一试的决心。千百年来,进入沙漠的探险队、商队、寻宝者、劫匪、朝觐者络绎不绝,心怀的目的也各各不同,吸引他们的也许不是湮没的文明、黄金宝藏和别的什么,而恰恰是沙漠恐惧的魅力。
 
斯文·赫定把塔克拉玛干的流动沙丘比作没有十字架的坟墓,每一次探险队的出征如同出殡。1895年春,他率领五人探险队,带着8匹骆驼、两条狗、3只羊、10只母鸡和1只公鸡,从喀什出发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去寻找传说中的达克拉·马康古城,并绘制这一未知区的地图。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死亡之旅,斯文·赫定称之为“我在亚洲东奔西跑中最悲惨的时刻”。可怕的灾难发生在17天之后,探险队已滴水不剩,只能用羊血、鸡血和骆驼尿来解渴,人和动物都疲惫不堪,奄奄一息,每走一步(确切地说是爬)都变得十分艰难。断水的第5天,斯文·赫定抛弃他的探险队和一切辎重,独自去寻找生还的希望。这是一次神助,在绝望的尽头,死神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道深绿──树林!和田河!水!当听到水鸟拍打翅膀的起飞声,斯文·赫定知道自己得救了。他写道:“我喝、喝、喝,不停地喝……我身上每一个毛孔和纤维组织都像海绵似地吮吸着这给我以生命的流质。我干瘪得像木头似的手指,又显得膨胀起来。像经过烘烤的皮肤,又恢复了湿润和弹性……”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