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位于贵州东部。从地图上看,东邻的湖南湘西中部有一凸出部分,恰像一个楔子,插入贵州东部凹处。镇远县就处在这个凸凹结合部上。不知哪朝哪代哪位先生称镇远为湘黔门户,确是慧眼独具。
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泛称“荆蛮”。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宋绍定元年,公元1226年,赐名镇远州,“镇远”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
镇远古镇,从秦定巫建镡城县算起,至今置县有长达2280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使镇远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内涵,瑰丽的文物古迹,灿烂的民族文化。镇远自古为由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陆要冲,也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来的捷径和必经之地,故有“南方丝绸之路”要津之美称。又因为舞阳河的关系,人称之为“水上丝绸之路重镇”。据说,当年的镇远,商贾往来云集,非常的繁华。走在街上,那古朴的情调仍能让人依稀找到历史沉淀的感觉。
这千百年流淌不息的舞水,是镇远两千多年历史的见证人。
沿长江,溯沅水,楚顷襄王的大将庄乔来了,他在镇远伐木造舟,向着占据今天福泉都匀北部的且兰国和夜郎古国进发,征服了且兰,降服了夜郎古国,但却被秦国断了归路,不得不易服更色到云南作他的滇王去了。
溯沅水,入舞溪,诸葛亮的南征部队来了,蜀将马忠带着他的兵卒,在舞水瓮蓬洞停了下来,凿石开山,疏浚河道,蜀国的兵丁粮秣在舞水之上往来不绝。
离荆楚,弃南越,苗、侗民族的先民来了。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之后,他们在五溪地区终于安定下来,伐莽林,驱瘴疠,顽强地繁衍生息。
忽必烈的驻军来了,猎猎旌旗之下,在元王朝的号令下,从全国各地汇集到镇远的商人们,千余家店肆,将这个苗疆边城吆喝得日渐繁华。朱元璋的大军来了,水西宣慰使奢香夫人派人从在老远的水西赶来,在镇远摆开场面,向他们敬献牛羊、毛毡和贵州西北高原的荞 麦、米粮。王阳明来了,这位被贬为贵州龙场(今修文)驿丞的大儒,在“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的龙岗山下,成就了《五经臆注》,终于要离开贵州,带着他“知行合一”的哲思,要到江西的庐陵去了。他在镇远买了一叶扁舟,出舞溪,下沅水,入洞庭,衣袂飘飘而去。林则徐来了,远赴云南主持乡试的他,过清溪、蕉溪而入镇远,但见中河山“两山夹流”,香炉山(岩)“上丰下峭”,不由发出“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的惊叹。
“扫净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辟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南去的滇缅官贾,北来的朝廷使官,缅象汉驹,在舞阳河畔奔忙不停。
青龙洞古建筑群,无疑是镇远这座古城最耀眼夺目的部分。
从祝圣桥桥头,远望青龙洞古建筑群。但见险峻逼仄的中河山麓,危楼重阁,凌空附崖,层层叠叠。近观则见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曲廊迂径,青瓦红墙,雕梁画栋,别具韵味。
从祝圣桥过来,迎面可见“中元禅院”几个大字,传达着这里是佛家参禅之地的信息。进得山门,虔诚者闭目祈愿,檀香缭绕。一位不知何年云游到此的游僧所作的对联“江南宝刹,蓟北丛林,三十年粥饭斋僧,已领略个中妙趣;舞水流青,屏山扬翠,八千里雪泥鸿爪,且欣赏此处风光”,印证了中元禅院昔时的无限风光。
道家在这里也是共生共存的。据传这中元禅院原本就是元末明初名道张三丰的修炼处。在镇远还流传着张三丰为百姓找石修桥的故事:中元洞门口的大石桥修成合龙时,有一块石头硬是合不拢,工匠们四处寻找,始终无法使大桥合龙。张三丰路过见状,顺手捡了一块石头叫工匠们去合,结果分毫不差。据传张三丰还写了篇吹捧镇远的词“二水交流一水东,水流花谢有形踪。夜宿龙潭澄细月,云横峻岭虎骑龙。案前宰相笔,马后状元峰。一匹荷叶滴珠露,甚幽风。五老观太极,二仙传道喜笑容。五百年后,十八学士位三公”,就连风流道长吕洞宾在这里也有一个吕祖殿。
中元洞也曾做过儒家传道授业解惑的书院,考祠是明朝嘉靖二十九年一姓程的镇远知府从中元洞迁来的。为纪念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这里的书院也叫“紫阳书院”。朱熹先生在福建淳安县居住时,为了纪念他的父亲朱松曾在安徽翕县紫阳山读书,他的厅堂取名为“紫阳书室”。镇远的“紫阳书院”应该是在其后几百年中全国纷纷创建“紫阳书院”的热潮中建立起来的。看来,朱文公真是文道远播,连偏僻苗疆也受其影响如此之深。
佛、道、儒三教合流。佛家的颂经地,道家的修炼场,儒家的讲学堂。人们都会深深地为这里所渗透出来的镇远这个昔日边陲小城“有容乃大”的气魄所折服。
走在镇远的街头上。古城的树荫下,或是街道边,三五成群的人坐在那里聊天,或是喝茶,或是弄打扑克或是下象棋之类的游戏。与外界的喧嚣相比,偏远的镇远城里显得非常僻静,好像是一个休闲之地。外面日新月异的世界对这古城里的人,好像没什么影响,他们依旧按照传统的方式生活,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原来人的生活还可以这么平淡、悠闲。
在镇远,无论是夕阳西下,或是旭日东升,无论是漫步于寻常陌巷,还是穿行在青龙洞中,在悠悠的舞阳河畔,在古老的祝圣桥头……置身于这座城市中,一种怀旧的情绪就会悄然而来,令人挥之不去。
有人说“镇远是一幅画”,是一幅“朴素中见珍奇,淡雅中显神韵”的水墨画,一点不过誉。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祁顺曾写道:镇远“多佳山水士大夫南边多游焉,或不得游则有为恨者矣。”民国年间镇远专员战斗英雄华光也称:镇远“有胜水名山,令人盘桓而不忍离去。”的确,镇远山水迤俪,风光迷人,大自然为镇远造就了舞水清、山峰秀、峡谷幽、溶洞奇、瀑布美,使它深深地吸引着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