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湖南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求学的殿堂

2010-03-27 09:2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水瓶座
湖南长沙,有这样一所学校,溯源千年,创办百年,这所学校,就是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蔡和森等在此吹响“改造中国与世界” 的号角,使一师成为湖南革命青年的大本营。
【湖南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求学的殿堂
湖南长沙,有这样一所学校,溯源千年,创办百年,涌现了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萧三、张国基、陈天华这样名扬四海的学生,同时也是朱熹、张栻、章太炎、何绍基、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谢觉哉、周谷城、田汉、李达等学界名流从教过的地方,曾国藩、左宗棠、黄兴亦曾藏修于此。这所学校,就是湖南第一师范。
 
湖南一师的前身城南书院为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张浚、张栻父子所建。12世纪中叶,长沙城南,一个万里无云、艳阳高照的秋日,湘江河畔的妙高峰下,一块“城南书院”的匾牌悄然出现。悬挂它的,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张栻。可别小看这个张栻,他作过岳麓、城南两书院的山长,与当时的朱熹、吕祖谦齐名。乾道元年(1165年),张栻开始在这里授徒传业。整个书院旧址宽阔,屋宇引所、基地园土26处。书院有监院、讲堂、书房等六斋。另设纳湖、月榭、卷云亭、所雨舫、采菱舟、养蒙轩、丽泽堂、禁蛙池等10处景点。当年朱熹来城南书院讲学,与张栻各有唱和诗10首。纳湖位处后山妙高峰,月榭在纳湖旁,张栻《月榭》诗有“危栏明倒影,面面涌金波”句。听雨舫采菱舟在纳湖中间。丽泽堂亦在纳湖旁,朱熹《丽泽堂》诗有“堂前湖水深”句。禁蛙池在今艺术楼所在地,相传张栻夜读时,蛙鸣心烦,投砚入池,蛙声便止,故称之为“禁蛙池”。劳崇光在《城南书院赋》中有这样的描绘:“物态凝眸而盎盎,千古灵区;弦歌入听仅雍雍,一方雅化。”1167年,才34岁的他与朱熹在岳麓、城南书院进行了一场名垂千史的“朱张会讲”。  
 
【湖南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求学的殿堂
城南书院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间或议论时政,对湖南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使之成为“昔贤过化之地,兰芷升庭,杞梓入室,则又湘中子弟争来讲学之区也”。
 
继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朱熹之后,湘中一些知名之士如陈本钦、孙鼎臣、何绍基、王先谦、郭嵩焘等,都先后在这里任过主讲。湘中大儒李元度、左宗棠、民主革命家黄兴、陈天华、著名教育家杨昌济、谭云山、杨毓麟以及知名之士邓辅纶、樊锥、杨端六、皮宗石、文斐亦藏修于此。
 
这所学校名师荟萃,英才辈出。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罗学瓒、段德昌、李维汉、任弼时、张国基、郭亮、夏曦、袁国平、刘畴西、毛泽民、毛泽覃、陈天华、陶峙岳、周鲠生在此建立新民学会和筹建湖南共产党、共青团组织,吹响“改造中国与世界” 的号角,使一师成为湖南革命青年的大本营。
 
走进学校大门,校舍的建筑样式给人以清净、庄重、高雅的强烈视觉冲激,感到眼前的这座高雅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所造就的整个校园环境,是那样巧夺天工,浑然一体。诚如许多人所言,其建筑艺术风格和整个环境之独特,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实属罕见。令人不禁发出伟人学习地就是不凡的赞叹。
 
【湖南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求学的殿堂
当你沿着迂回的走廊,走过相连而又相隔的一个个幽静的庭院,听着讲解员向你叙述她的往日和今天,看着各种文物资料,你会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文化艺术熏陶。一师,她和中国近现代革命许多名人、志士连在一起,特别是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名字连在一起。湖南第一师范是毛泽东的母校,他在这里学习、工作了8个春秋,先在一师一部第8班就读,后有l年半时间,他担任一师附小的主事,兼任师范部国文教员。
 
毛泽东在一师读书时,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当时学校有一种考查学生学业与操行的办法,叫“人物互选”,由学生们按德、智、体育的要求投票。1917年6月的选举,全校当选的34人,票数最多的是毛泽东。
 
毛泽东后来说过:“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国外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建立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 50多年来,毛泽东的这个评价一直在一师人的心中珍藏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一师人不负伟人重望,50多年来含辛茹苦,开拓创新,现在的一师已是“旧貌换新颜”: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为专科学校,现在校生达到6000多人,一个占地1090亩的新校区也将马上建成。一代伟人的扩建愿望终于实现了。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