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重庆西沱古镇】百里长街通云天

2009-10-16 11:1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水瓶座
西沱镇原名西界沱,是“川盐销楚”盐运大道起点。故有“长江千里古盐道”之称。古镇的“云梯街”这一举世罕见的神妙之笔,成为长江奇观。

“秦砖汉瓦宋元楼,千载临风赋江流”,这句诗所说的就是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境内的西沱古镇。西沱镇原名西界沱,古为“巴州之西界”,因地临长江南岸回水沱而得名位于重庆东部长江之滨,是石柱县唯一的长江口岸,北与“长江明珠”——石宝寨隔江相望。早在清朝乾隆时期,这里就“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郡邑。”古老的历史,为这里留下了宝贵的旅游财富,成为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在长江三峡旅游黄金线上的旅游门户。

北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西界沱已是“川盐销楚”盐运大道起点和货物集散地。元代川江水路在此设“梅沱小水站”驿站,作为连接川鄂交通水驿,是重庆出川的必经驿站。清乾隆二十七年,在此设巡检司,置塘汛,古代的川盐、百货、丝绸、蜀绣等天府特产,经长江上游的成都、重庆、涪陵等地运到西界沱,再由西沱镇转运去湖北省恩施、利川、来凤一带,全程300多公里三尺宽的青石板路,是宋代著名的陆运交通线,故有“长江千里古盐道”之称。今存清代“下盐店”就是“川盐销楚”的历史见证。相传,今存的“云梯街”两旁古民居和街铺,就是明清时期,那些客栈老板和盐商,为了抢夺盐生意和招徕往来商旅,始而从长江边建房开店,继而一层层随山势向上延伸,最后一直修建到方斗山脚下的独门嘴山巅,终于完成了“云梯街”这一举世罕见的神妙之笔,成为长江奇观。

云梯街两旁那随台拖厢,顺坡拖檐、错落有致的土家民居,极富巴渝特色。一梯一底木板房,临街建成街铺,屋后建成吊脚楼,灰瓦白墙,被建筑学家称之为“长江沿岸最古老的奇特建筑明珠”。古镇现存众多文物古迹和明清时期古建筑:有明代富丽堂皇的禹王宫、大寺、八角庙、武庙、三楚堂;万寿宫、文昌宫、桂花园等遗址;清代建筑精美的“下盐店”遗构历历在目。明代独具匠心的“龙眼桥”点缀着古镇风光。祭祀孔子、关公的“二圣宫”后殿,“余音绕梁”、“副魁”木匾保存至今。更有记录长江水文变化的水文石刻资料:陈家河长江峭壁上刻着“庚午年大水至此”7字清晰可读,对岸岩石上深刻的“大清同治庚午大河水涨”12字历历在目。民国时期的“永成”、“和成”商号遗址,是中共地下党活动的地方,已成为革命历史文物。古色古香的会馆、寺观、衙署和洁白飞翘的封火墙、随山而建的吊脚楼、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街道、枝叶繁茂的黄桷树组成一幅延续古今的风俗画,尽显巴渝遗风。

随着新三峡环湖游的兴起,西沱古镇正在开发土家风情一条街——新云梯街,建成后,各式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长廊环绕,蜿蜓曲折,屋檐翘角,空中飞啄,拾经而上,仿古的吊脚楼,前店后坊,青色的石板路,直上九宵,如梭的游人,兴致昴然……

从长江边往上望,不见尽头、直插云霄。爬上云梯街望下望,则云雾缭绕、置身仙界。云梯一名由此得来。攀爬云梯街固然很累,但是登顶远眺,蜿蜒长江尽收眼底,西沱古景历历在目,就会觉得不枉此行。沿云梯街拾级而上,两旁是顺坡拖檐、错落有致的土家吊脚楼,其间更有紫云宫、禹王宫、万天宫、桂花园等著名古建筑遗迹。古镇中还有至今保存完好的汉砖和罕见的第三冰川世纪巨大古树化石群。游览其中,恍如隔世,如果再穿上明服清装,就真的回到一千多年前的繁华码头了。

登上街顶。站在这里极目远眺,浩瀚的长江水,巍峨雄伟的方斗山,飞檐凌空的石宝寨尽收眼底。只见古镇江水连山,山峦起伏,烟波浩渺,百舸争流。收眼俯瞰,蜿蜒曲折的石级街道时隐时现,宛若盘旋翻滚的龙身。残阳如血,落日的余晖为古老的云梯街民居涂抹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天边的云霞变幻着各种色彩和图案,夜幕徐徐降临,楼阁、民居、山峦、岩石、树林慢慢变成了剪影。云梯街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的灯火,渐渐连成一串,然后慢慢与倒映在江水中的灯火相连……

寻访西沱古镇,让我们触摸到长江历史文化的深厚和古镇的昔日辉煌,也感触到时代飞速向前的巨大力量……而正在新建的“西沱土家风情园”,将建成长江三峡库区土家族民俗旅游风景区,为西沱古镇增光添彩。

(责任编辑:胜地怀古)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