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陕西统万城】鲜为人知的曾经繁荣显赫的废都

2010-01-12 13:4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有关统万城的历史与传说,因年代久远,史书记载有限,加之它地处偏僻,这个大约在东晋末年兴起的,曾经繁荣显赫了近500年的古城几经毁废,最终沉寂于历史的长河,并鲜为

寻访统万城的路是艰难的。它位于陕蒙交界的陕西省靖边县境内,南靠无定河,北临毛乌素沙漠,这里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从靖边县城所在地张家畔向北行90多公里路,其中一半路程是黄土沙路,两旁黄沙弥漫,植被稀疏,几乎看不见村庄。乡间客车到统万城所属的红敦涧乡后,就没有车向前去了,必须沿一条沙土小路步行六七里,方可到统万城遗址。

有关统万城的历史与传说,因年代久远,史书记载有限,加之它地处偏僻,这个大约在东晋末年兴起的,曾经繁荣显赫了近500年的古城几经毁废,最终沉寂于历史的长河,并鲜为人知。公元4世纪至5世纪间,随着晋王朝日益衰落,中国进入史称“五胡十六国”的大分裂时代。

匈奴末代单于赫连勃勃指挥他的“铁弗”骑兵,东征西杀,夺取大片土地,创立了大夏国。其疆域包括今陕西秦岭以北,内蒙古河套地区、山西太原、临汾西南及甘肃东南部,俨然北方强国。它的国都乃统万城。统万城意为:一统天下,君临万邦。《太平御览》记载,当时赫连勃勃北游契吴山,面对这一片形胜之地,不禁失声赞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遂征数十万民夫,耗5年时间,修筑了这座盛极一时的都城。在红敦润乡白城子村,当地人称统万城为白城子。一位看守遗址的文管所老人对我讲起有关统万城的种种传说。

在红筑城的土,是用米汤和羊血搅拌且用锅煮过。监造城池的大将军叱干阿利是赫连勃勃的亲信大臣。史称每筑一段城墙,必用铁钉锥之,若锥进一寸杀工匠,并当即拆除重筑且连人筑进城墙里。惟锥进不到一寸,验城者与筑城者的人头方幸免落地。据史料记载,当时“其城土色白而坚固”,“硬可砺斧”。

《统万城铭》是这样描绘当时城池之胜景的:“崇台霄峙,秀阙云停,千榭连隅,万阁接屏……宫室嵯峨,层城参差,楹联雕兽,节镂龙璃……”足见其当时之豪奢。

北魏时,太武帝拓拔焘率兵攻破统万城曾度图毁废此城,却因其城池坚固无比,只好作罢,不久改其名为统万镇,后称为夏州。

唐朝末年,世居夏州的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助唐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有功,受封赐姓,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以统万城为治所。至五代、宋初、党项李氏巨居夏州100余年,后迁河西建立西夏王朝。

史书记载,统万城曾是党项族的摇篮和西夏王朝的发祥地。宋朝为扼制党项于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曾下诏毁废夏州城,迁民于绥、银二州(今陕西绥德、榆林)。但因夏州城地处大漠,自唐代起连连不断受到沙害侵袭,大概于宋、元以后就逐渐被漫漫黄沙所淹没了。清道光年间,著名的西北史学家徐松任榆林知府时,寻访到夏州统万城遗址。从那时起,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中沉寂了近千年的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夏国古都又被重新发现。

统万城距今1500多年,虽历经风沙剥蚀,但城郭仍清晰可辨,隆墩高耸。外城轮廓明析,断断续续的城坦高出地面2~10米。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西城西南墩台高耸,高31米。东南角有宫殿遗址,坐北朝南,城墙高20米,四墙外加筑马面若干,每个长18米左右,宽16米左右,里面可储粮亦可御敌。整个城墙看呈现白色,因此俗称白城子。

统万城四周的墙垣,多已被黄沙掩埋,只剩下西南颓废的城墙依然显现当年之神韵。踩着没踝的黄沙,沿着残破的城垣,我登上一座数十丈高的墩台,那是大夏国“崇基万仞”的宫殿遗址。伫立高耸的墩台,环顾四野,统万城东北、西北仅歼留着两座已风化的角楼兀立于沙海。此刻,浩瀚无垠的毛乌素沙漠阒无人迹,过往的奢华、戈铁马的征杀早已如眼前的黄沙将一切湮灭在无边无际的寻常岁月中。然万里长风拂来,仍使人体味到唐诗中描述的“寒声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栏怅惘中。万里山川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这历史的苍凉与悲壮。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