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宁夏拜寺口双塔】西夏佛塔的代表

2010-07-16 11:5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水瓶座
拜寺口双塔,是西夏国王李元昊离宫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年拜寺口寺庙众多,华丽的宫殿参差交错,金碧辉煌,它给气势雄伟、古木参天的拜寺口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宁夏拜寺口双塔】西夏佛塔的代表
拜寺口双塔位于银川市老城区西北约50多千米的贺兰山东麓的拜寺口内,它们就像两个孪生兄弟守卫在山口两旁,显得格外挺拔。拜寺口是贺兰山著名山口之一,这里山大沟深,环境幽静,面东开口,视野开阔。在山口平缓的坡地上有大片建筑遗址,据考证,这里曾是西夏佛祖寺院所在地。双塔就建在沟口北边寺院遗址的台地上。双塔东西对峙,相距约百米,皆为八面十三层楼阁式砖塔。两塔直起平地,没有基座,底层较高,平素无饰,正南辟券门,可进入厚壁空心筒状塔窒。
 
拜寺口双塔矗立在拜寺沟口左侧的一架紫色山峰前的一个方形平台上。两塔东西相距百米,象一对情侣,含情脉脉,形影不离。人们怀着敬仰之情,送给她们许多美丽的名字:“相望塔”、“夫妻塔”、“山神塔”、“海神塔”、“飞来塔”。《嘉靖宁夏新志》载有明代安塞王朱秩炅《拜寺口》诗赞双塔:风前临眺豁吟眸,万马腾骧势转悠。戈甲气销山色在,绮罗人去辇痕留。文殊有殿存遗址,拜寺无僧话旧游。紫塞正怜同罨画,可堪回首暮云稠。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年兵荒马乱,山泉枯竭,民不聊生。有一天晚上,在紫石山前拜寺庙里的老增依稀听到有人在半空中说话。“此地不可久留”。老和尚出庙观看,只见拜寺庙东西两侧各约50来步远的地方不知何处飞来了两座亭亭玉立的佛塔。老和消心想,天长日久难耐孤寂,只有钟声为伴,若有这两座塔相陪那该多好!决不能让它们再飞走。于是老和尚心生一计,点着一把火烧伤了东边一塔,西边一塔也就留下来了。因而得名“飞来的”拜寺双塔。此后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双塔始建于何时,史料无记载,明万历年间修宁复《万历朔方新志》卷首《宁夏镇北路图》中,在拜寺口就标有双塔。根据塔刹发现的文物推测,双塔于元代早期曾进行过装修,修缮了塔刹,粉妆了壁面,但塔身未进行大的修理。新中国成立以后,经碳一14测定双塔朽木,专家认为是西夏中晚期所建。
 
据考证、西夏时期境内佛教盛行,开国皇帝李元昊信奉佛教,“他幼晓佛书,通晓经文”,在贺兰山拜寺口修建佛祖院,寺庙规模宏大,随寺庙而建立双塔。近千年来,几经重修,得到群众的保护,双塔秀貌一直未改。双塔造型精美,均为平面八角形密檐式,高约45米,塔身华丽,每层均用各色琉璃瓦装饰,塔顶上仰的莲花瓣刹座,承托着13层相轮作为塔刹。每面塔檐下中间各砌进一个浅佛龛,龛内有砖雕佛像一尊。在佛龛的两侧均饰有直径30厘米的圆形砖雕兽头,口含串珠,形象奇特,实属鲜见。双塔又各具特色。东塔身高13层,除第一层较高外,以上各层檐与檐之间的距离依次缩短。呈现密檐式的显著特点。塔室为圆形,直径3米,塔身南面有一宽50厘米、高2米的券门可进入。塔室正面墙壁上彩绘壁画,栩栩如生。塔室内第一层高3米为圆木板阁楼装置。
 
东塔总高约39米,塔身呈锥体。每层巾叠涩棱角牙和叠涩砖构成腰檐,腰檐外挑。塔顶上砌八角形平座,平座中间为一网形刹座,上承“十三天”宝刹。二层以上,每层每面都贴有彩塑兽面两个,左右并列,怒目圆睁,獠牙外露,十分威猛。兽面口衔彩绘红色连珠。兽面之间,是彩绘云托日月图案。塔壁转角处装饰彩塑宝珠火焰。
 
西塔总高约36米,塔体比例协调,比东塔较为粗壮。二层以上由数层叠涩棱角牙和叠涩砖构成腰檐,腰上砌成平座,外檐饰以圆形兽头构件。塔顶上承八角形刹座,刹座檐下,饰以并排彩绘莲瓣。转角处饰以砖雕力神,力神裸体挺腹,手托莲座,栩栩如牛。刹座上承“十三天”宝刹。二层之上每面腰檐下均有彩塑佛像及装饰图案。各层壁面中心置长方形浅佛龛,龛内有彩塑动物和八宝图案,龛两侧为彩塑兽面,兽面口含流苏七串,呈八字形下垂,布满壁面。兽面怒日网睁,獠牙外龇,威猛可怖。塔壁转角处有宝珠火焰、云托日月的彩塑图案,这些造像及装饰图案,布满整个塔身。在众多的造像中,有身着法袍的罗汉,有拄杖倚立的老者和神态潇洒的壮者。他们项挂璎珞,腰系长带,手执法器。有的伸臂,有的跳跃,动作自如,神态各异,充满了强烈的牛活气息和浓郁的宗教色彩。西塔止东面第十二层佛龛内右上侧,有西夏文。在第十层正东的甲座上,放置着一个完整的绿色琉璃套兽。塔顶佛龛内置有一根六棱木质中心刹柱,直径约30厘米,刹柱上有墨书西夏文题记和梵文字。双塔建筑综合了中原佛塔传统特点,又把绘画和雕刻艺术结合起来,构成了两座雄伟壮观、绚丽多彩的艺术珍品。
 
拜寺口双塔,是西夏国王李元昊离宫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年拜寺口寺庙众多,华丽的宫殿参差交错,金碧辉煌,它给气势雄伟、古木参天的拜寺口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