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和文化”第三个特点是促进社会和谐。常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有“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自古至今人类不得不承认,不管在战场还是商场,“人和”是胜败的关键。古代战争孙子兵法最高境界是“不战屈人之兵”,现代营销学“人脉就是钱脉”。人类推崇的竞争方式首选总是 “不战”及“人和”。在喝茶风气最浓的广东,“喝茶了吗?”成了现代生活的口头禅,什么早茶、中午茶、下午茶还有晚茶,整天说喝茶。当开心时,约上三五知己喝茶消遣度日;当人际关系疏远时,喝茶沟通叙旧;当人际关系紧张或产生矛盾时,只要双方坐下来,泡上一壶好茶,不管好事、坏事都容易谈,和谐的社会环境自然就形成了。
普洱茶“和文化”第四个特点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普洱茶是上苍恩赐给人类最完美的健康饮品。进入二十一世纪,步入小康生活的中国人特别注重身体和心理健康,在饮食方面讲究绿色环保及卫生安全的同时,更讲究追求人生品味和个性。普洱茶原料采自西南僻远的高原地带,人迹稀少,最接近自然界的原生态状态。传统加工工艺尽量保存普洱茶原料的鲜活度,让产品成为有机生物体,这样的茶才会成为有生命的茶,收藏后会变成活的古董。
泡茶用水要用自然鲜活水源,茶圣陆羽“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泡茶要用自然界的水,除追求水质清洁纯净外,还要追求水源的活性。用自然界中有活性的水冲泡有生命活力的茶,能不让人身心愉悦,充满活力吗?
茶道品茶是一种享受自然,享受宁静,返朴归真的艺术。还可以从品茶中得到情趣,达到“悟”与“超”的境界。我们品茶不仅品尝茶中之味,品出天地万物之味,更重要的是品出人生之味。以茶会友,品茶过程中,我们很容易从一个人的气质、谈吐和行为举止上判断其做人品位的档次。一个举止粗暴、恶言恶语的人,就象一个入过湿仓发酵不良而发霉的普洱茶。喝一杯好的普洱茶是人生享受,而喝一口霉变的普洱茶简直是受罪。其实人生恰如普洱茶,成长的环境正如普洱茶选的仓,好仓出好茶。入过坏仓的普洱茶就象受过伤的生命,如果及时转入好仓愈伤(退仓)还有转好的机会,但始终不如干仓完美。
普洱茶的“圆”
二十一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云南省茶出公司圆饼茶标准:原料由盖茶和里茶两部分组成,饼型圆滑洁润……。从最早期的普洱茶圆饼标准我们看出,消费者理想中的圆饼茶要圆滑洁润,还可以里茶、盖茶拼配,即可以用包装装饰。普洱茶道的圆可以用处世圆滑,投资获圆,生活圆满来概括。
“圆”是处世之道,“圆”是和谐之本。处世友善圆滑老练,善于变通。一个人如果过于方正规矩,原则性太强,很难与人长期友善相处。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在社会里每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人的工作,既是为别人,也是为自己。所以一个人有所成就一定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而圆滑变通则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圆是和谐社会之根源。
普洱茶的“圆”还可以投资获圆。人们长期稳定的嗜好有吸烟、饮酒和品茶。吸烟和饮酒的资金投入只是一种消费,无收入回报可言,而且对身体不一定是个好事,唯有普洱茶的资金投入会有双重的回报。首先是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回报;再就是普洱茶已成了一项低风险投资工具,我们品普洱茶的同时既可以“以茶养茶”,还可以凭眼光投资甚至投机炒作,获取圆币。当然过分投机炒作并非茶道精神,而适当的投资是百利无一害的。
普洱茶道的“圆”最重要的是能体验生活圆满。人生有没有意义,是否幸福,有否成功感可以从八个方面体现出来: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家庭幸福、事业地位、财富、知识,人际关系和社会服务。人生如果在这八个方面都能有所成就,并均衡发展,他所拥有的生活才算圆满。如果把地位、财富摆到最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同步发展,甚以透支身心健康和牺牲家庭幸福来赢取地位和财富,这样的生活幸福吗?圆满吗?
品饮普洱茶可以使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可以彰显地位品位和增值财富;可以增长知识,以茶会友搞好人际关系;还可以研究发展宏扬茶文化精神,服务社会,回馈社会。《普洱茶道—方和圆》所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全方位的满足感和成功感。
(责任编辑:寒江雪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