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

杯中乾坤大 茶里世故深(2)

2011-05-27 14:31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王鸿良
上面这副对联的故事,说的是郑板桥有一次到镇江金山寺去游览,寺里住持看他衣着简朴,以为不过是个普通的游客,便随便地说了声:坐、茶。郑板桥没
 
上面这副对联的故事,说的是郑板桥有一次到镇江金山寺去游览,寺里住持看他衣着简朴,以为不过是个普通的游客,便随便地说了声:“坐、茶。”郑板桥没理会他,却仔细地欣赏起墙壁上的书画。和尚心想,这个人大概不是一般的俗客,就稍微客气地又招呼说:“请坐,泡茶。”当他得知来人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立刻眉开眼笑,毕恭毕敬地逢迎说:“请上坐,泡好茶。”当郑板桥要告辞离开的时候,和尚拿出纸笔请他为金山寺题副对联,于是郑板桥就写下了上面的句子。
 
连一向提倡众生平等的佛家,也有和尚不免在以茶待客上分出三六九等,可见俗世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茶成为某种社会职能的中介
 
在待客中,茶还被开发出了社交功能。各种茶肆、茶坊、茶铺等盛行于市井,茶作为社交与娱乐的媒介,其饮用解渴的功能反而降为其次了。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茶馆业在唐代开始兴起,到了宋代就更加发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汴河两岸茶坊、酒楼林立,反映了当时京都汴梁服务业的兴盛。明清的茶馆更为普遍。
 
茶馆里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有的茶馆专供各行各业谈生意之用,称为“市头”;有的“皆士大夫期朋约友,聚会之处”;更有一些借茶馆之名,行妓院之实,被称为“花茶坊”或“水茶坊”。
 
茶馆更产生出了某种社会评判与裁断功能。民间盛行一种“吃讲茶”的风俗。老百姓之间发生纠纷,就相约去茶馆,请出双方公认的仲裁人劝解调停。“吃讲茶”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为公众舆论所系,具有较强的威慑力,往往胜过官府衙门的判决。
 
杯中乾坤大,茶里世故深。小小茶叶来到世间,见证的是社会人生的冷暖炎凉,其中的故事,没有人能说得尽道得完。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