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

村民意外挖出第三次青铜器大发现 牵出神秘古国(3)

2011-07-15 14:35
来源:中国网 作者:胡增春
从这件鼎和前述四十二年逑鼎以及其他史料来看,当时的猃狁对周王朝形成了长期的威胁,发生大战的杨冢,一般被解读为杨国人的墓地,后来这里成了双
 
从这件鼎和前述“四十二年逑鼎”以及其他史料来看,当时的猃狁对周王朝形成了长期的威胁,发生大战的杨冢,一般被解读为杨国人的墓地,后来这里成了双方攻守的重地。这也充分说明,周宣王在杨建立侯国,目的就是防备猃狁侵扰。
 
还有另外的杨国?
 
其实,早在该鼎出土前,山西的考古工作者已经发掘出了另外一个杨国的重要物证。
 
1993年,在曲沃县曲村镇北赵村西南的晋国故绛遗址,编号为M63的墓葬中出土了一对带有“杨姞”字样的铜壶,铭文作“杨姞作羞礼壶,永宝用”,专家们由此命名其为“杨姞壶”。
 
“杨姞”是什么人?专家们对此有过激烈争论,李学勤、王光尧、李伯谦三位著名考古学者根据“杨姞壶”铭文指出,历史上曾经存在一个文献没有记载的“姞”姓杨国,“杨姞壶”正是这位“姞”姓杨国的贵族女子,嫁给了晋国国君穆侯邦父。
 
据考证,“姞”姓为黄帝后裔,他们在历史上建立过很多的诸侯国,建立一个杨国并不为怪。只是,按照通常的说法,杨国该是周天子的子孙所立,国姓为“姬”,怎么出来了一个姓“姞”的杨国?
 
解答这个疑问就是推断和考证并行了,周宣王封儿子长父是在他的“四十二年”,而此时是晋穆侯的二十六年,而到第二年晋穆侯就死了,所以晋穆侯娶的杨国女子确实是姓“姞”不姓“姬”。也就是说,在长父建杨国之前,确实有过另一个国君姓“姞”的杨国。这个国家如何没有了呢?专家推测,应该就是被频繁入侵的猃狁灭掉了,晋穆侯邦父夫人杨姞很有可能就是“姞”姓杨国君末代的公主。
 
在洪洞有坊堆——永凝堡——北秦遗址,从出土文物推测此处应该为古杨国遗址,从1954年开始,这里就有人意外挖出了商时期的青铜器、带卜辞的甲骨等等诸多文物,多年来的发现让人们遐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应该早在商时就有一个遥远的古国,这些发现会属于“姞”姓的杨国么?
 
据史料,由长父建立的杨国,持续了100年后,在东周初期被晋国武公灭掉。灭杨国后,武公把他的小儿子“伯峤”封在了洪洞。这已经算是另一个杨国了,不过,这个杨国太过于短暂。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