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雕塑 >

一枝独秀:象山竹根雕

2009-10-08 14:58
来源:搜艺搜 作者:佚名
根雕产业的发展需要传承和创新。在竹海连绵的象山,近年来涌现了一批独具匠心的艺人,他们利用资源丰富的毛竹根,精雕细琢,将古老的根雕艺术推陈出新。

在竹海连绵的象山,近年来涌现了一批独具匠心的艺人,他们利用资源丰富的毛竹根,精雕细琢,将古老的根雕艺术推陈出新,象山县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

根雕

土木匠拯救根雕工艺 

竹根雕艺术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代,晚清后逐渐走向衰落。象山竹根雕工艺加工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一群木匠出身的民间艺人,凭着对自然美独特的敏感,摸索着走上了竹根雕之路。为了使竹根雕达到仿古和不褪色的效果,他们从煮茶叶蛋中得到启发,将作品与配好的颜料及防霉蛀的药物一起放到锅里煮,终于获得成功。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和探索,象山竹根雕艺人们逐渐由模仿制作转向因材施艺。1983年,象山竹根雕在省新名优特产品展览会上一炮打响——获得金鹰奖。此后,象山竹根雕声名鹊起。

经过近30年的发展,象山根雕艺人们在继承传统竹根雕刻工艺及其风格的基础上,还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他们吸收现代西洋艺术,充分利用竹根天然形状,雕刻成各种人物、佛像、动物等,形象生动,形态逼真。在造型艺术上,他们突破传统的用料规范,连根带须,一并应用,再现返璞归真之乐趣。他们还自创了仿古法、局部巧雕法和乱刀法,使濒临绝迹的中国传统竹根雕艺术得到了全面继承、发展和提高。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