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幽而不怨的女子
琵琶是一种拔奏弦鸣乐器,原称“批把”,因弹奏方式而得名。公元四世纪,一种有着半梨形音箱、曲项、四弦或五弦、四个相(品柱)的琵琶自西域传入内地。从白居易的不朽名诗《琵琶行》足见琵琶在唐宋时期相当盛行。“琵琶”二字,在中国古代是摹拟演奏手法的形声字,右手向前弹出曰“琵”,向后弹进曰“琶”,是弹奏时的两个基本手法。凡是抱在怀中的、用这两个手法弹奏的乐器,在早期都称为“琵琶”。
琵琶素有“民乐之王”的美誉。之于女子这必然是大气的。外有倾国倾城之貌,内具兰心慧质之资。无论是细腻如水的《汉宫秋月》,还是刀光剑影的《十面埋伏》,都让人怦然心动。至于反弹琵琶的乐伎飞天,名满天下的《琵琶行》更是把琵琶与女子都演绎得完美无瑕。
如琵琶一样的女子不是没有苦痛,她们把苦吞进心里,然后再绽放出来,这是另一种美丽,美得惊心,美得无畏。于是柔情与哀怨,豪情与雄健,都在这琵琶的呕哑嘲哳声里灰飞烟灭了。
琵琶一样的女子王昭君是一个。
扬琴——平而不淡的女子
扬琴又叫杨琴,属外来乐器,打击弦鸣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刚柔并济;但个性又不是很强,因此容易与其他乐器融合。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
扬琴不会有浓墨重彩的个性,也没有高山流水的气势,但它可以很平静地安于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不流俗,不喧闹。之于女孩子,这样的恬淡,与世无争,在这样浮躁的世上已经少了。她有自己完整的处世态度,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很张扬自己的个性。如荷花般淡然,如清茶般芳醇,初看会觉得淡,细品方知其中味。
大概歌手叶蓓是扬琴一样平而不淡的女子吧,因为远远观去,听着她的歌感觉如此。不知生活里的她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