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柔而不弱的女子
古筝,弦乐器,木制长形。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现发展到二十五根。
“筝”在现代汉语里只有两解,一是古筝,一是风筝。前者清灵,后者轻盈。但在这涓柔之中,又都有铮铮铁骨,竹的骨做支撑。由此想到的女子该是柔而不弱的。初识如春风拂柳,以为玲珑心多愁善感的背后是一片荒凉的。可是暴风雨来了,她才把柔韧的一面展现给世人。
古筝一样的女子古来就很多,但最让我心仪的是人淡如菊的易安居士李清照。有过“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婉约羞涩,也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孤寂悲凉。明诚逝,玉瓶案,国破家亡,词人笔下的点点愁绪支撑着她坚强地走完了人生路。虽无力改变命运的驱使,但始终不放弃,不妥协。如古筝一曲,曲罢,韵悠悠。
古琴——含而不露的女子
古琴属拔奏弦鸣乐器,是中国古老的拔弦乐器,亦称瑶琴,玉琴。现代称为七弦琴。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文人,如孔子、司马相如、蔡邕、嵇康等都以弹古琴著称。传闻诸葛亮巧施空城计,悠然操琴智退司马懿十万大军的故事。“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空城计”的悠然,故事给了古琴一种雍容,一种大气,一种不与时不与人斤斤计较的从容气魄。琴音袅袅,平和之中赋予人天地灵气,与万物相融,与自然相生,不急躁功利,这于琴于人都是一种境界。与古琴一样的女子是有才华而不轻易外露的,也是美丽,但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需要你细细品,慢慢嚼,才可领略。含而不露不是城府深,而是一种处世原则,入世智慧。这样的女子有《咏絮》才退百万兵的谢道蕴算一个,那个一心归汉的蔡文姬也算一个。她们貌不抵四大美人,才不抵易安居士,但遇事的气度风范只有古琴可以与之比肩。
(编辑:晴天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