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吴门画派】文征明画作赏析——清新秀雅,简而不率(2)

2009-07-29 14:2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清雅秀丽之山水 在绘画上文征明虽然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但历来公认与评价最高的当属山水。文征明19岁开始学画,26岁拜一代大家沈周为师,毫

清雅秀丽之山水

在绘画上文征明虽然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但历来公认与评价最高的当属山水。文征明19岁开始学画,26岁拜一代大家沈周为师,毫无疑问受沈周画风的影响甚大。但其山水画并不局限于沈周,而上溯宋元两代,从米芾、赵伯驹、赵孟、王蒙诸家中汲取了很多养分。他的山水画同沈周一样在用笔及风貌上大体分“细笔”与“粗笔”两种,但沈周以雄健粗犷的粗笔著称,文征明则以细密典雅的细笔称胜,这一点他们又有很大的不同。目前,传世的文征明山水画有青绿山水、细笔本色画、粗笔山水、仿古山水等风格,反映出其转益多师,面目众多的特色。

细笔山水最能代表文征明自己的山水画面貌,是他的本色画。他虽然师从沈周,却并未受沈周雄强刚健、粗犷张扬的画风所笼罩,反而偏爱秀丽、细润、雅致一路的山水,这与他独特的审美有很大关系。文征明深受儒家传统文化与思想影响,主张绘画贵在“温厚平和”,刚柔有度,推崇精工、秀润、清丽、含蓄,在绘画上他有自己明确的取舍与追求。他喜爱沈周早期作品,认为用笔精工,不似晚年粗株大叶,草草而成,并多加效法。此外,赵孟绘画的古意,王蒙结构的繁密都被文征明融入到自己的山水画中,同时一改“元四家”重笔墨而轻设色的短处,格外注重色的运用,最终形成自己用笔精细、设色淡雅、构图缜密、意境清幽的山水画风格。他的细笔山水代表作如《真赏斋图》(上海博物馆藏)、《惠山茶会图》(北京故宫)、《东园图》(北京故宫)、《影翠轩图》(台北故宫),用笔精致,色墨相得益彰,书卷气很浓,古意盎然。他的山水画大多描绘文人雅聚之景,将人物与山水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表现一种文人超然物外的境界与风骨,这是文征明山水画的一大特色。

文征明的粗笔山水画师法沈周,然苍劲浑厚之余而不失温润,粗而不怪,简而不率,笔墨没有干枯狂燥之弊,并运用许多书法的用笔来勾皴点染,表现力丰富,节奏感很强,抒写性甚浓。他的粗笔山水以水墨居多,也有设色。代表作有《石湖图》(苏州博物馆藏)、《游玄墓诗画图》(台北故宫)、《人日诗画图》(上海博物馆)、《春山烟树图》(台北故宫)、《桃源问津图》(辽宁博物馆)等。这些山水看似信笔而成,但细加端详又格外严谨,绝无流俗之笔,此为文征明粗笔山水画高超过人之处。此外,他还有一些介于粗细之间的山水,如《浒溪草堂图》(辽宁省博物馆藏)、《绿阴草堂图》(台北故宫)、《林榭煎茶图》(天津博物馆藏),工写结合,粗细兼顾,笔墨收放自如,将两种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在青绿山水上文征明也造诣颇深,极有建树。代表作有《飞岚叠图》(台北故宫)、《春深高树图》(上海博物馆)、《仿赵伯后赤壁赋图》(台北故宫)等。文征明的仿古山水虽数量不多,但从中不难看出他对历代名家多有涉猎,对传统下了一番苦功。代表作有北京故宫《仿米云山图》、天津博物馆《仿米云山图》和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古木苍烟图》。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