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胡教学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训练材料的日趋丰富,解决演奏技术上的问题已经不是难以攻克的堡垒了。但在演奏艺术方面,演奏者与演奏家之间仍然存在着一道无形的艺障。这种障碍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也就是说,演奏者与演奏家在演奏的时候,他们大脑中的思维运动从方式上就不一样,在内容上就具有更大的差别了。掌握演奏家的思维运动方式就是“悟”,一旦“悟”到,就能即刻进入自由王国;如果不能“悟”出这种思维运动方式,那么即使练习五十年,也终究是一位演奏艺术上的门外汉。
为进入一种自由王国所采用的方法称为“法门”,它好比是“芝麻开门”的咒语,又如同是开锁的钥匙,一旦运用正确,即刻就能获得“正道立显,障碍顿消,自由自在,毫无束缚”的证果。而进入二胡演奏艺术自由王国的“法门”就是四个字:境、精、静、净。
境者,意境、境界也。境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象。同样的事物在不同人的心中可以留下不同的印象,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对感官的信息,进行了不同的筛选和组合,其中还掺入了各种心理因素的结果,这就是人的心境。如果这种印象在脱离客观事物后在人们的意念中再现,称为意境。在演奏中,意境又分为实境、幻境和虚境。实境,即演奏时在意念中浮现出真实的景象。我们随手拈来《新婚别》为例:在乐曲主题呈示时,演奏家似乎看到了正在梳桩台前精心打扮的新娘,以及充满喜庆气氛的闺房。此即意境中之实境。幻境,即在演奏时透过音符而体验到的乐曲内涵的情感。仍以上例《新婚别》为例:当演奏家奏响乐曲主题时,其内心正在体验着新娘出嫁前的喜悦与羞涩、期待与希望等等复杂的思想感情,如同是自己即将出嫁一般,不由得思绪万千,浮想连翩,那种美妙的感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虚境,即音乐中的禅境。如能进入此境,即不论何曲,皆既无实境可现,也无幻境可感,演奏时心平似镜,宁静如水;不急不缓,无盈无亏;随手依心奏来,只求琴心相映;音乐仿佛薄雾一般,在演奏家眼前飘渺,清晰可见。以上即境中三界,其实并无高下之分,全在运用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