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中国画——国学体系之画(2)

2009-08-07 13:53
来源:李苦禅官方网站 作者:佚名
中国历史上的大画家及其作品,都是立足于“国学体系”之上的。为说明这个问题,先父(李苦禅)很早就讲过:“只画画是小道。因为比画高的是书法艺

中国历史上的大画家及其作品,都是立足于“国学体系”之上的。为说明这个问题,先父(李苦禅)很早就讲过:“只画画是小道。因为比画高的是书法艺术;书法之上有诗、词、歌、赋、曲;这文学之上有古典的‘无絃之琴’‘无声之乐’;再上则是古典哲理:老、庄、禅、易、儒。如欲使自己的画高,必须有画之上诸层的修养——以高度的哲理来统领其下共生的艺术,才有可能高。”为此,他常举宋代苏东坡为范例,他说“东坡是个了不起的全才”!东坡所涉诸方面交互一体,相得益彰。其才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先父还以明代徐渭为例,讲他兼军事谋略家、剧作家、诗人、书法家、大写意宗师与“丹经之祖”的《周易参同契》研究家于一身。进而他又以他自己在20年代于北京组织“中西合璧”的“吼虹画社”为例,谈到中国书画家要像林风眠、徐悲鸿与弘一法师那样,兼有“国学”与“西学”之修养,并需了解民间艺术的气息,较古人更多一筹。

从宏观来看,曾经站在“分科而学”的立场上奋进过来的西方科学家们,已从“边缘科学”的自然产生,看到了今后“交融科学”的必然前景。从而对中国古来的“整体观念”滋生了崭新的认识与研究,在不久前召开的“周易国际学术讨论大会”上,我从与国外及台湾学者的交谈中,更加深了这种“返照”印象。

现在对“中国画”进行体系性的研究已具备了空前良好的时代条件与群众基础。在这种乐观形势下,我们有信心:明确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画”,什么是真正的“新中国画”与什么样的才是“与群众共欣赏的中国画”。

(责任编辑:碎潋)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