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潮州乐韵飘香:潮州筝探源(2)

2009-08-10 10:51
来源:岭南文化网 作者:佚名
(三) 潮州筝之所以称为秦筝,若从它的形体结构上来看,它仍然保留着秦晋筝器之特点。西晋时代,筝人傅玄在《筝赋》中记述:“今观其哭,上崇似

(三)

潮州筝之所以称为秦筝,若从它的形体结构上来看,它仍然保留着秦晋筝器之特点。西晋时代,筝人傅玄在《筝赋》中记述:“今观其哭,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拟十二月,设立则四像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有关史料记载,距今180多年前,潮汕地区的”蔡福记“乐器店所产古筝,形制、模式正与之相同。

(四)

从潮州筝的声韵而言,由于潮州方言承袭了古汉语的发音声韵,它是古汉语五大音系之一,在发音上,没有轻唇音,这正合“古读重唇,今读轻唇”之说潮州语音分八声,每声音阶不同,有一声一音的,也有一声几音的。潮州方言的这种发音及声系对潮州筝曲的形成,构成了较大影响,它直接影响到潮州筝乐的声韵,潮州筝乐的音阶音高也产生微升、微降和游移现象。

(五)

潮筝之所以是秦晋之器,之所以为唐宋遗音,从其代表曲目与演奏技法也可见一斑。

演奏技法上:多使用真指甲或内载甲弹奏;定弦上以五声音阶定弦。有时为了演奏“活五调”方便,也将五声音阶的123456,定为12456音阶;定调上,定F调,并以F调节器固定唱名来演奏乐曲。这种以F调定弦法,是沿用我国宋代流传统的f为黄钟宫调的古乐用调标准。技法上,潮筝聊了有其它筝派的技法外,还有自己佬独特的技法,如“反打”、“煞音”、“双按”、“下回滑音”和“大回转音”等技法。从春秋到唐宋,秦筝讲究“运指顺逆,曲有催拍”。“六调有轻重之别,五调有移按之异”,“既有正反线,又有硬软套”等技法,潮筝均全部或局部完好保留着;在板眼上,习唐大曲,遵循着“头板”(分8/4拍的极慢板和4/4拍的慢板);“二板”(4/4拍的二板慢和2/4拍的二板中);“考拍”(扣其前半拍,保留旋律骨干音);“三板”(中板、快板、特快)。

乐曲上:承袭古曲遗风,其代表曲目有《寒鸦戏水》、《昭君怨》、《胡匣十八拍》、《春涧流泉》、《月儿高》、《平沙落雁》、《大八板》、《思凡》、《西江月》、《过江龙》、《柳青娘》、《深闺怨》、《浪淘沙》等曲。

综上所述,潮筝源于秦筝,是中原古乐文化传入潮地的见证,此证可立。

(责任编辑:碎潋)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