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中国古琴——“不辩阴阳,焉能度曲”(2)

2009-09-29 16:21
来源:佛教音乐与中国古琴 作者:佚名
比后汉稍早一点时的(约300年)的《吕氏春秋》发表过一个观点,认为“阴阳本起于数”。就是说阴阳是由于“数”的原因而发展起来的。什么是中国人所

比后汉稍早一点时的(约300年)的《吕氏春秋》发表过一个观点,认为“阴阳本起于数”。就是说阴阳是由于“数”的原因而发展起来的。什么是中国人所说的“数”?数就是度量的结果,这是古人对事物具像认知的计算需求。有了数的认识,才有了对于时空的认识,对于时空的物理度量的结果就是“数”。中国人认识时空中的事物是通过时空中运动着的能量痕迹来计度和确定的。因为在小小律管中引起灰飞现象的自然波,就是能量运动的脚印。能量是唯一能与时空共存的一种物质,也就是说时空中可以没有任何其它的物质,但是不能没有能量。物理学把能量分析之为光、波、电、磁、热、力等等,其实它只是一种物质,经常以各种形式串换着表现而已。因此笼而统之概括为能量则更容易整体去把握理解。中国人在观察能量运动的轨迹中认识了世界,并且度量和把握自己面对的宇宙,形成了自己民族特有的科技方式与方法。阴阳是时间与空间内容的总和,用之于度量时空的方法,就是“校阴阳”,校,比较、校对、校正;阴阳,在这里就是宇宙,或者时空。对于“校阴阳”现代汉语的解释,应该是“(通过音乐的律管)校验自己在时空中的方位,这个方位是数与量的表述。而律管中的频率也就是音高,就是古琴上十三徽的标记,它既表达了弦上音高的意思,也表达了音高与度量的(长度)关系。因此,古琴谱中有关长度尺寸的记载也就名正言顺了,——它与律管长度与音高的表述方法是完全同样的意思。律管有关时空——阴阳的思想认识也同步移植于古琴的身上,随着时代的推演,扩而广之为日月星辰的时空比照。

中国人眼里原始的“数”,从来就不是什么抽象的没有任何比附的东西,而是永远落实在某件具体的事物形态之中,体现在每一件事物的具体度量的时空内容里面。这便是阴阳与时俱进,与事(物)同在的科技法则。

用一句简单的话语来概括,阴阳在中国音乐中的体现,是音高在时空中折现的结果。为什么说是“折现”,因为音高的物理单位在“校阴阳”里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与其它的物理单位同时串换的结果而存在着的,把时间(空间)的物理概念串换成音高,这种做法只有中国人才想得出来,并且实施了数千年。由于它的阴阳理论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的曲折发展经历,现代人以为它是神秘的,以至于它在廿世纪被许多“有识的”中国知识分子抛开,置之于“封建迷信”的黑窟之中。

中国古琴中的阴阳,不仅凝聚了古代阴阳思想和科技方式的结晶,同样还直接与科技的基石部分——天文历法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一点上,只要了解了十二古律名的命名意图和它在古中国天文历算中的作用和地位,就会一目了然了。

后汉时代京房所制的“准”,现代已有人仿制了出来并申报了专利。其实就是一张古琴,只不过多了几根琴弦罢了。而制“准”的意思在音乐上居多,在天文历法上的则少了一些。自古以来知晓音律者同时又是天文历算家,这是中国文化和中国音乐的传统,他们所依据的,就是律算所通的阴阳,故尔古人所云“不辩阴阳”者,是指不知音律乃至于天文历算这门知识的人,当然此种人等“焉能度曲”哉?!度曲,现代的解释以为是作曲,笔者以为,度者本起于对阴阳时空内容的度量,引申义为“涉足、涉入”更恰当,度曲当然也包含作曲,前话的广义理解,则可以是“涉足音乐”的意思。特别是今日手抱古琴的朋友们,真的应该知道一点古琴中的阴阳之理。

那么,阴阳之于音乐是什么呢?是音高,是的;是时值,也是的。为什么呢?因为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凡是时空中所有的,都可以表现于音乐之中。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是时间,所有的时间都可以是音乐。这是中国古琴给我们华夏民族的答案与问题,是祖先留给不肖子孙们无尽的宝窟。

(责任编辑:醉琴)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