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扑 吃
“扑”在围棋中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吃子技巧。就是在对方虎口中投入一子,逼迫对方急应的着法。而“扑吃”主要是强调继扑之后的连续手段,就是在对方虎口中投入一子后,如果对方提吃这一子,仍可以再吃掉对方若干棋子的着法。在运用扑吃时,对方提自己投入的一子是起不到任何防卫作用的。
如图一中的白1下在对方的虎口中,黑2提白1子。这样就形成了图二中的局面。
从图二中可以看出黑2提吃白1一子后,却撞紧了黑二子原来的气。
现在轮白走,白3就可如图三中下在原来被提掉的白1的位置,吃掉了黑三子。白棋的扑吃成功。
从以上所讲可以看出,运用“扑吃”这一手段,是要以弃子作为先决条件的。所以往往初学者很难掌握和接受。其实“扑吃”的道理很简单,它虽然先需弃少数的棋子,但它可以利用这种欲擒故纵的方法吃掉对方多数子或少数很关键的棋子,因此“扑吃”中的弃子是占便宜的。
“扑吃”也叫做“倒扑”。“扑吃”还有另一种间接形式:“装倒扑”。就是下一着棋在对方不应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倒扑。如图四的白1就是装倒扑,黑棋如果不应的话,白就有A点扑吃的手段。如图五中有了白▲点一子后,黑2脱先不应,白3就投入黑方的虎口,运用了扑吃的手段,黑4提白3后,就如图六中白5又可再提掉撞紧气的黑△四子。白棋运用的装倒扑、续装倒扑之后的“扑吃”手段在黑2脱先情况下才成立。
但初学者一定要记清楚,“装倒扑”不是直接的吃子手段,它必须在对方脱先不应的情况下才可以再运用倒扑的手段直接吃子;而“扑吃”是直接连贯的吃子手段。
还有一种扑吃形式:双倒扑。就是下一着棋,同时形成两个可以扑吃对方的形状,使对方无法兼顾。如图七中的白1就是双倒扑。白1走后,黑左、右出现了两块可被白扑吃的形状。黑棋A、B两点不能兼顾。
以上可以看出,双倒扑虽然不是一种直接的吃子手段,但出现两种倒扑形状时,使对方不能兼顾,从而使自己无论怎样也可以吃掉一块,所以双倒扑是不需要对方提供脱先、不应等条件的,这是双倒扑与装倒扑的不同之处。
扑吃在双方气紧的对杀中,能够迅速紧气杀吃对方。因此倒扑、装倒扑和双倒扑都是破眼,连络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图八中的白1扑吃黑△点两子,黑2提掉白1后,白3卡住黑2提白1形成的眼位。迫使黑棋只有一只真眼而被杀。白如走3位挤,则黑2走1位活。
如图九中的形状就是运用装倒扑破眼的常型。白1瞄着A位的扑吃黑△三子。黑2如图十中补在A位,这样白1就先手破了黑中腹的跟位,白3再破掉黑棋的另一个眼位,杀死了整块黑棋。
黑棋如在A位挤吃白◎一子,白棋就在B位接,形成曲三,点杀黑棋。黑4在B位挤,白则A位接,一样形成曲三杀死黑棋。
从以上图形可以看出图九的白1运用装倒扑破眼成功。
如白1不运用装倒扑的手段破眼,而简单地如图十一中打吃黑三子,黑2接后,黑有A、B两点可做活,黑必得其一。